会议论文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及制度背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并由此导致了企业控制权配置结果的多样化,进而产生了不同类型代理成本,并最终反映在公司绩效上。而作为度量企业经营业绩的新型指标,EVA(Economic Value Added,即经济增加值)凭借其客观性与可操作性,越来越受到财务界的青睐。
本文在对我国控制权现状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基于控制权与EVA关系的分析框架,结合现代公司治理的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关于控制权配置状态、控制权主体性质与EVA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我国资本市场2002~2004年间2001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全体公司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不同控制权类型样本公司的治理效率存在显著差异。相对于管理层控制型上市公司,所有者控制型公司具有较好的EVA业绩;相对于非国家控制型上市公司,国家控制型公司具有较好的EVA业绩;相对于非集团控制型上市公司,集团控制型公司具有较好的EVA业绩。
由此,本文认为不同控制权类型样本公司的EVA业绩差异揭示了控制权与公司业绩两个层面的外在对应关系,而导致业绩差异的深层原因则有赖于进一步的探索与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