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教授作题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若干问题》的主题报告
2010年6月28日上午,中国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邀请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教授做了题为《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及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若干问题》的报告。现将有关内容摘录如下:
一、关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
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了,国内、外众多理论和实务界经过研究都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和疏于监管,与公允价值有一些关系,但绝不是主要原因。我国一直密切跟踪分析美国金融危机的动因,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实际,及时提出我国在会计准则方面应对金融危机的主张。
中国经济面临着挑战与机遇,中国会计也面临着挑战与机遇。我国的会计准则立足国情,尽管基本实现了国际趋同,但没有完全照搬照抄,在准则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贯穿始终是:立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实施而不是短期行为;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是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标准;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商业语言。
中国会计准则计划进行调整的事项有十几项,主要是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保险合同、租赁等;我国当前会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会计准则进行持续的调整。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会计准则的趋同,从2007年开始,我国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公司开始执行新的会计准则,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国明确了中国采用的是趋同原则,现在是趋同,将来也是趋同。路线图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把握中国的实际、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实际。
二、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形成过程及主要动因
本世纪初,财政部依法制定、发布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和若干具体规范,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2004年底和2005年6月,国务院领导就强化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由财政部牵头,联合有关部委,积极研究制定一套完整公认的企业内部控制指引”。
2006年7月15日,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有关批示,财政部、国资委、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旨在研究制定具有统一性、公认性和科学性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1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1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连同此前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融合国际先进经验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成。
(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2008年5月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以总结为:五个目标、五个原则和五个要素。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主要目标分别是: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以及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个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基本规范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个要素组成。
(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的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处于配套指引的主体地位,是为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的指引。其中,应用指引是对企业按照内控原则和内控“五要素”建立健全本企业内部控制所提供的指引,在配套指引乃至整个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是为企业管理层对本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提供的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是为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业务的执业准则。三者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应用指引可以划分为三类,即内部环境类指引、控制活动类指引、控制手段类指引,基本涵盖了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和信息流等各项业务和事项。
内部环境类指引有5项,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指引。企业在改进和完善内部环境控制的同时,还应对各项具体业务活动实施相应的控制。控制活动类应用指引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等9个指引。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企业董事会或类似决策机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的过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制定发布,为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共同遵循的标准,为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建设方面提供了自律性要求,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社会公众乃至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素质的信任度。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着重从以下方面就企业如何做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⑴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⑵内部控制评价的组织;⑶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披露或报送。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对特定基准日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它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引入的强制性要求,既有利于促进企业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又能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着重从以下方面就如何做好内部控制审计业务提出明确要求或强调说明:⑴审计责任划分;⑵审计范围;⑶整合审计;⑷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工作;⑸审计方法;⑹评价控制缺陷;⑺审计报告出具。
(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实施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自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自2012年1月1日起扩大到在上海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在此基础上,择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施行。同时,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提前施行。上市公司证券
各地财政部门近期应该重点开展的工作包括:
第一,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宣传培训、学习贯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会计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做好本地区的培训工作;
第三,选择3-5家具有代表性企业试点;
第四,制定本地区企业内控规范实施方案;
第五,明确本地区所有企业全面实施内控规范的目标和规划。对于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需要做到:⑴加强内控实施组织领导;⑵学习贯彻内控规范体系;⑶梳理优化现有的内控制度和管控流程;⑷及时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升级;⑸编制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⑹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根据记录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会计学会教育分会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