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报告应适度公开
发布时间:Jun 11, 2010     浏览次数:2616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在《中国会计报》连续两期探讨谁来审计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之后,有会计师事务所相关人士致电本报:如果仅仅是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进行审计,监督效果还比较有限,而如果将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开,其监督作用将会大大提高。

  随着银监会等相关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息披露的不断升级,揭开平台公司的面纱显得愈发迫切。但是,将其审计报告公之于众,无疑会将其进一步推向风口浪尖。要不要披露审计报告、如何披露审计报告瞬间成为问题核心。

  要不要披露审计报告?

  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规模超过7.4万亿元银行新增贷款中有40%流向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信息的披露吊足了公众的胃口,公众显然希望得到更多关于平台公司的消息,希望平台公司最好能够像上市公司那样逐户披露信息。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条规定,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机构)、事业单位以及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机构)成立的企业,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市政建设公司、开发区投资公司等,它们理所当然应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但是,关于其审计报告是否需要向社会披露,并无相关法律法规对此作出要求。

  部分参与审计平台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认为,社会中介出具的审计报告无需向社会披露,理由就是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披露。

  按照现行规定,上市公司的审计报告有强制性的披露要求,但像央企、平台公司这样的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只需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

  平台公司是地方国有企业,本来就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审计报告给上级主管部门看,实际上就是给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看,在这里,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他们看了等于没看。不少专业人士对此直言不讳。

  在这些专业人士看来,出资人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约束的,只有增加审计报告透明度,让社会公众参与监管,才能真正规范平台公司的运作。

  而从另一个视角看,公开平台公司审计报告也是合乎眼下大趋势的:平台公司的还款来源主要还是财政资金,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预算都在向公开化、透明化迈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没有理由不公开披露。

  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比公开国有企业的审计报告显得更为迫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张龙平指出,因为平台公司的运作很大程度上借用了政府的影响力。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可以检验有关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准,同时也可让公众了解国有资产的增值能力和财富创造能力。

  审计报告应适度公开

  对于审计报告要不要公开,持肯定答案的人数占有压倒性优势。

  在诸多专业人士看来,向社会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接踵而至:审计报告到底应该公开到什么程度?目前关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很大一个原因是其债务规模难以控制。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各省市县都有 分布,而且分别隶属于不同政府部门,没有统一的归口管理部门,相关统计制度也不健全。因此,无论是审计署的调查还是银监会的检查,第一个要弄清楚的问题就是它们的债务规模,既然地方政府对债务规模都弄不清楚,控制规模就更是无从谈起。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能够独立地、公允地出具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并进行披露,这个问题将立即迎刃而解。

  但是,问题并不是一个的判断。

  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肯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对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要适度披露。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认为,公开不能绝对化,平台公司所涉及的地方债务情况或许涉及保密的部分,因而不能完全公开。

  上述业内人士反复强调,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不能一概而论,公开程度要看具体项目和具体情况。毕竟,平台公司融资最后体现为一种商业行为,这就涉及商业秘密,完全公开是有难度的。无论如何,公开平台公司的审计报告毋庸置疑,只是还有一条比较漫长的路要走。而且,公开的尺度还需要慢慢去摸索和把握。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610 作者:罗晶晶)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