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会[2010]6号文件,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关于《中国会计通史》的研究项目列入财政部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为2010KJA003),由中国会计学会归口管理。自此,这一研究项目便引起中外会计界的关注。由于该项研究跨度长,为更加广泛征求国内外会计理论工作者、会计管理工作者和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对这一工作的宝贵意见,以取得各相关方面的广泛支持,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研究所拟从今年开始,将以多种形式,在多种媒体及其有关刊物上不定期向国内外同仁通告写作进展情况,以便在大家的支持下完成好这一项目。
我们认为,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会计发展史,既是一项为中国古今会计工作者、组织者与领导者,以及会计、审计及财务学者树碑立传,让其名垂青史的十分重要的工作,而且也是一项从学科史与专业史的角度,通过这项研究所揭示的历史事实,正确确立会计学及其相关科学在中国科学群体乃至在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藉以澄清长期以来对会计学科的不正确认识的工作。这部书把新中国会计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史作为研究中的重点,这既关系到弘扬新中国的会计乃至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会计光辉成就,确立它在世界会计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也深切关系到在十三亿左右的中国人口中,确立会计界一千二百多万人的历史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的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会计历史著作。通过它揭示会计学的本质及其科学性,弘扬从古至今中国会计界的历史贡献,研究与把握会计发展的历史运行规律,以及公正地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尤其是中国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在学科交叉、渗透和相互长入与相互融合的发展环境下,已被作为边缘学科与交叉学科对待的现代会计的发展趋势。可见,写好《中国会计通史》,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这部书的作者应当履行的重要历史责任。
从《中国会计通史》所规划的研究内容、所构建的科学逻辑关系,以及从计划将最新考古成果与史籍引用的程度及其方式上来讲,其所确定的研究内容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与研究立论的深度,其创作特点决定了《中国会计通史》必将是一部精雕细刻、千锤百炼的宏篇巨制。据此预测,这部书的创作前景是美好的,它必然会具有很高的专业史价值与学术价值。
自2010年3月起,
《中国会计通史》除导论之外,全书拟分八篇,共计十五章,计划篇幅约百万言,另有二十多幅彩图与近四十余张黑白珍贵历史图片。在会计史基本布局方面,该书将以中国的远古会计、古代会计、近代会计与现代会计四部分为径,而以各期重要会计史事件和相关专业史问题研究为纬,分篇有研究结论,全书则以中国会计发展史运行规律研究作为总结。
经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授权,本科研成果将以成书方式,交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目前,《中国会计通史》已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订立正式合同,由樊清玉与徐洁同志任责任编辑,由著名封面设计专家尹国俊先生按大十六开国际标准版本设计封面与内封,并在封面、目录以及与目录相一致的正文标题三方面,按英汉对照的方式排版。书稿写成之后,将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分作精装与平装两种版本装帧面向国内外发行。这部著作中的六十多幅历史图片,尤其是其中的二十多幅彩图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它们将起到珍藏、保存会计珍贵历史文物的作用。
《中国会计通史》将辩证地处理好既要保持修史的严谨性,而又力求在研究中开拓创新的关系,既不拘于陈规陋习,而又要坚持在史实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研究结论。如这部书的第一卷、第一章在对中国的原始计量记录时代的研究中,其创新性研究便体现在:(1)通过对最新考古成果的引证,明确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中原“仰韶文化”一直传演下来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与“齐家文化”,一方面与史书上所讲“书契”所具有的承接关系,而另一方面又与其后的夏文化、商文化所具有的历史承接关系。(2)根据史前事实与考古成果,以及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活资料生产与人的再生产理论,论证了中国会计形成的历史起点,并得出了这个历史起点和保障与维护人类社会生存及发展方面至为密切关系的研究结论。同时,又通过深入分析与考证,得出了中国会计产生的历史起点是伟大历史起点的,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研究结论。(3)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为依据,由人类从建立“通晓思维”活动,到建立“理性思维”活动的科学逻辑思维活动过程来分析,论证与阐明了会计作为一门科学,或者作为一种工作得以创立的科学原理,由此,无可争议地阐明了现代社会尚存在的会计“技术论“或”方法论”观点的错误原因。
为了完成《中国会计通史》这部书,
尊敬的会计界同仁,请您把这件事作为您亲自参与的一项工作,一起来操心写好中国会计界自己的这部历史。我们盼望您能贡献意见,也深切希望,在《中国会计通史》这部书上也留下您的名字,让这部传世之作能与您同在。
尊敬的朋友,《中国会计通史》将会是我们共同的永久的一项纪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研究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