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实施内部控制的“东风”,或许,我国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们的职业之旅也将开启一个新的境界。
自
有专家表示,社会对于内控话题的热度,与其说是对企业内控这一焦点的关注,倒不如说是企业在实施内控建设前的焦虑,但或许这也正是我国企业“凤凰涅槃”时所必经的“浴火重生”。
某A+H股上市公司内控负责人称,实施企业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是他的一项工作,他乐于在实施内控的过程中寻找各种可能,而内控体系的不断修正和完善,也给他带来了实现各种想法的可能性。
变革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突破了会计控制范畴,实际上是向全面控制方向发展。”李三喜开门见山地指出。
但同时,李三喜也表示,虽然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企业的财会问题,但归根结底这是一场通过财务驱动的变革。
财政部负责人曾经指出,实施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在于促进大部分企业在现有的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地梳理、总结、提升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将有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某家A+H上市公司的研究人员,郭磊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加强内部控制对于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非常有效。内控制度的实施相当于一个约束准则,它可以适度弥补和避免这种管理上的漏洞,从而让企业资金流、实物流、人力流、信息流的管理更为顺畅,更符合效率原则,同时风险也更小。
从美国实施《萨班斯法案》的情况,我们也可以了解实施内部控制后对企业的影响。曾任联邦快递CFO的凯西·罗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萨班斯法案》强化了公司的财务控制环境,但它大大提高了财务控制环境在公司中的受关注程度——不仅是财务部门,运营人员也同样提高了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关注度。
转身
在美国企业界,《萨班斯法案》、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被视为改变现代公司的“三大巨人”,当然,这其中的每一项变革也让企业的CFO们似乎坐上了一辆“云霄飞车”,从一个只负责记录并汇报收入与利润的现实故事中,转变为传奇故事里为企业掌舵避险的“诸葛式”人物。
在某种意义上说,《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就是中国的《萨班斯法案》,借着实施内部控制的“东风”,或许,我国企业的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们的职业之旅也将开启一个新的境界。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建成在我国企业规范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将原本分散的企业管理的多个方面,统筹并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实现角色的转变、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供了机遇。”上海新世纪评级公司总裁朱荣恩表示。
的确,国际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让任何企业不再高枕无忧,而开始转为财务与业务的高度结合。同时,财务数据成为企业发展业务的重要依据,财务管理者也从以往十分狭窄的职业领域中解放出来,参与到公司战略、运营以及绩效的策划和管理中,成为企业的战略决策人。
(来源: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