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文件
会学[2010]39号
关于印发《中国会计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决议及会计(财务)指数研讨情况》的通知
各常务理事及单位会员:
中国会计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于2010年8月7日至8日在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李继纯、中石油集团公司副总会计师温青山到会致辞。
金莲淑会长主持了《关于成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的议案》和《关于调整、增补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的议案》等两个议案的审议,与会常务理事一致同意设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由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院长
刘玉廷秘书长主持了会计(财务)指数问题研讨并作总结讲话。刘司长首先介绍了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组织“会计(财务)指数研究课题”的基本情况。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介绍了他们对财务指数的界定、编制流程。其主要做法是选择沪深300成份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按季度统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和现金能力等五类财务指标,采用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加权计算季度综合财务指数。另外,该课题组还打算按照上述思路,编制央企财务指数、金融业财务指数等。中石油集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了会计宏观价值指数、会计综合评价指数和会计投资价值指数。联合课题组借鉴计算GDP的“收入法”,构造了会计宏观价值指标,作为会计核算和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契合点。会计宏观价值指数同样以沪深300的成份公司作为样本编制。联合课题组经初步研究发现,会计宏观价值指数可以作为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预测经济运行状况。与会常务理事对两个课题组的研究报告、会计(财务)指数的编制与发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附件:1、关于成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的决议
2、关于调整、增补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的决议
3、关于会计(财务)指数研讨情况
中国会计学会
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二日
附件1
关于成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的决议
经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成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决议如下:
一、“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组织架构和委员构成
“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是中国会计学会下设专业委员会,是根据《中国会计学会专业委员会工作规程》设立的,负责整合学术资源,开展中国会计学会的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的专门组织。
“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由国内部分高校、企业、政府等有关部门相关人员组成。“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单位如下:
主任委员:
南京大学 杨雄胜教授
副主任委员(按委员单位拼音排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张新民教授
厦门大学 刘 峰教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张龙平教授
中山大学 魏明海教授
委员单位(按委员单位拼音排序):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财政部会计司、东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暨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云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中钢集团公司、中央财经大学。
二、“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
1.发挥中国会计学会在国际会计学术交流领域的组织与推动作用,逐步理顺与国内有关学术、科研、投资机构在会计学术国际交流领域的关系。
2.逐步建立与国际会计学术组织及国际知名会计学者尤其是海外华人会计学术群体与个人的固定联系,积累中国会计学会的国际学术资本。
3.制定中国会计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战略,整合中国会计学术资源,拓展与国际会计学界的交流渠道,有效地开展各种活动,实现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化战略目标。
4.立足国际视角,组织科研攻关,全面地总结与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探索的经验与教训,形成学术成果,推向国际学术舞台。
5.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中国会计学者参加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同时有计划地邀请国际著名会计学者来中国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增进中国会计界与世界各国会计学术界的相互沟通和了解,在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进程中做出中国会计学界特有的积极贡献。
6.编好《中国会计研究》(ARC)英文版,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
三、“国际学术交流专业委员会”具体工作内容
1.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会计与财务国际论坛》。
2.每年邀请国际知名会计学者来华访问交流。
3.每年编辑出版两期《中国会计研究》英文版。
4.建立中国会计学会网站英文版。
5.建立中国会计学会国际学术联系网络。
6.统计、汇总、分析、报告中国会计界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交流等活动情况,为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提供相关信息和指引。
附件2
关于增补、调整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与理事的决议
根据《中国会计学会章程》,经中国会计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审议,决定增补、调整下列常务理事会和理事,决议如下:
一、同意增补下列同志为常务理事:
中华会计函授学校校长 李 赤
山东省商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 李 明
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 张志芳
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首席合伙人 梁 春
天健正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首席合伙人 陈箭深
二、同意免去胡柏枝同志常务理事、副会长职务。
三、同意调整下列同志为理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会计局局长 凌仕明
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 薛小杭
辽宁省会计学会会长 邸洪亭
新疆建设兵团总会计师 谢新生
重庆市财政局副巡视员 董 宁
云南省财政厅纪检组长 唐新民
宁波市财政局会计处处长 翁良钧
江西省财政厅会计处处长 程继强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会计处处长 宁旭初
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会长 张光明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竹泉
广东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 兰艳泽
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兼财务总监 周卫华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郭荣丽
因退休、工作调动、工作需要等原因,同时免去何松明、罗石林、刘润田、赵大法、孙芳城、朱庆芬、周名杰、杨建军、黄乃宽、李英惠、
四、同意增补下列同志为理事: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总会计师 杨家义
江苏悦达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祁广亚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副董事长、执行总裁 周重揆
北京中瑞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首席合伙人 何培刚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企业咨询组组长 谭丽丽
用友畅捷通软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夏 兵
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公司财务处长 隋 萍
中国会计学会煤炭分会会长 杨化彭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李志荣
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财务部主任 贾 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分社社长 徐 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会计系主任 田雪峰
中国农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 李 平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 侯晓红
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成都)院长 曾 勇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延喜
浙江理工大学会计系主任 杨隽萍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会计系主任 李 雪
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 王绍凤
沈阳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 徐丽军
东华大学(上海市)会计系主任 张 丹
河南大学会计研究所所长 刘建中
青岛大学会计学院会计系副主任 马晓芳
九江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 陈小林
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 葛 军
铜陵学院(安徽)副校长 倪国爱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系副主任 周云凌
南京审计学院会计学院院长 杨 政
重庆三峡学院校长 孙芳诚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副主任 韩洪灵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 杨 征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徐海霞
淄博职业学院会计系主任 路荣平
经以上调整、增补后,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人数为55人,理事人数为299人。
附件3
关于会计(财务)指数研讨情况
会计信息是经济社会最受关注的信息之一,虽然目前我国各类指数不少,比如物价指数、股票指数等,但是始终缺乏一套以会计信息为基础,以指数形式建立的能够帮助政府及时深入地了解微观经济基础,把握宏观经济趋势,做好宏观经济决策的指数体系。正是基于这种情况,财政部王军副部长于2009年6月在“中石油会计一级集中核算系统现场调研会”上提出,应该利用企业会计信息,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模型和方法,借鉴国内外相关指数的编制经验,研究出一个或者一套权威的会计(财务)指数,以综合反映一家企业、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景气程度,使之成为指导微观经济的‘指南针’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提升会计工作在宏观经济决策中的地位与影响。
为落实财政部王军副部长的指示,
两个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深入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在8月7日召开的中国会计学会七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两个课题组向与会常务理事报告了前期阶段性研究成果。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赵德武校长、
来自政府、企业及大专院校的常务理事对会计(财务)指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是关于会计(财务)指数的研究意义。与会常务理事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工作,一定要坚定不移地积极推进,形成尽可能完善的成果,通过新的方式和途径使会计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关于会计(财务)指数的功能问题。会议认为,课题组对会计(财务)指数应具备什么样的功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还没有研究透彻,要进一步对会计(财务)指数使用者的需求调查,尤其是多征求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意见,根据市场需求来完善课题的研究。编制和发布会计(财务)指数,应立足于弥补现有宏观、微观数据的不足,独辟蹊径、突出会计数据的独特价值,而不是验证或者替代已有数据,不要将会计(财务)指数与已有统计指标挂钩。
三是关于会计(财务)指数的名称和经济含义问题。课题组研究人员和常务理事均认为,在实际发布时,指数的名称和经济含义都应尽可能明确易懂。因为指数是对经济数据的抽象,综合指数涵盖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数据,经济含义更加复杂,可理解性更差,指数名称不适当、经济含义不明确的话,可能会严重影响指数的推广和应用。两个课题组目前设计的指数,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济含义不明确的问题。
确定指数的名称和经济含义,应该重视编制指数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根据会计准则生成的财务会计信息这个特征。虽然与企业发展战略、社会责任等相关的情况也很重要,但如果加入过多的非财务会计信息,就超出了会计(财务)指数的范畴。可以考虑由简到繁,从编制存货指数等简便易行的开始尝试,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出综合指数。
四是关于课题研究的细节问题。与会常务理事认为,西南财经大学课题组将沪深300作为样本来源,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样本量与指数想要反映的经济内容还有一定差距,在一定的时候可以考虑扩大样本量;中石油集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也存在类似问题。与会常务理事都主张将会计(财务)指数建成一个指数体系,并注意解决指标之间不必要重复等技术问题。
五是关于指数的编制与发布问题。与会常务理事建议,会计(财务)指数的编制和发布不要操之过急,可待研究成果相对成熟、编制和发布会计(财务)指数的风险较小时再作考虑。专家认为,中石油集团-中国人民大学联合课题组的研究更加接近王副部长的要求,但目前的研究还显得较为粗糙;西南财经大学的研究涉及范围较小,研究设计较为严谨,相对比较成熟,发布可能带来的风险较小,可在小范围内进行编制和发布的尝试。
常务理事一致认为,由财政部发布会计(财务)指数是最有影响的方式,但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和较多的障碍。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中国会计学会组织指数的研究工作,指数的编制和发布工作先由民间机构或者实体承担;同时,现阶段应开始着手宣传会计(财务)指数的研究情况,让社会各界了解财政部、中国会计学会组织相关研究的情况,为以后指数正式发布作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