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会计主管是自产好还是外招好?
发布时间:Aug 2, 2010     浏览次数:228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最近,为季报工作忙得不亦乐乎的杨芸很苦恼。

原来,公司的会计主管不久前离职了,新招的会计主管又始终融不进公司文化,于是老板给作为财务副经理的杨芸强加了一项额外工作:带带新会计主管。

杨芸遇到的情况其实很普遍。

当内部会计人才培养出现断层,企业老板常常会不知所措。会计主管,到底是自产好还是外招好?

自产好:激励效应不亚于加薪

就连一些科目的明细表,我也得手把手地教他。杨芸埋怨新会计主管,老板当初主要是觉得他基础不错,现在看来,他完全没跟上公司的节奏。不过,杨芸也很同情新会计主管,他自己也感觉压力很大,前几天还累病了。人家是从较为轻松的工作环境过来的,显然接受不了我们公司财务部门的劳动强度。正是由于看到了新会计主管的尴尬,杨芸坚决赞成企业实行内部培养提拔机制,她认为,自产的会计主管不仅熟悉固有的流程和潜规则,而且习惯了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是,这能给内部员工一个盼头,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这种激励手段比加薪更有效。杨芸的说法得到了许多会计人的认同,南京某家电企业的会计胡国强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公司偏向外招,可失败率高达80%。大部分空降的会计主管都因为水土不服而走人。2005年,集团公司大批量地引入20位外企财务高管,但到了2006年,仅有一人留了下来。还有会计人认为,作为企业的会计主管,对本企业的会计业务应该有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只有在企业工作了一定时间以上的人才能够具备这样的条件。

 “另外,企业如果临时从外部聘请会计主管,往往会对其人品、人格等缺乏了解,一旦出了什么乱子,企业不是在自寻烦恼嘛!厦门一位会计人员如是说。

外招好:能驱散管理浊气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空降来的会计主管有短时间难以融入企业文化的劣势,但其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他们没有思维定势,在了解和熟悉企业的财务工作后往往更容易看出问题所在。

最主要的是,在处理协调部门问题上更为大胆一些。可以这么说,任何企业的财务部门都会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一些管理浊气,内部培养的会计主管有时候很难拓宽思路。江西某企业财务经理于晓菲坚定地认为,外招比自产好。

于晓菲还提出了企业自产会计主管的一个顾虑,在同一批进入企业的财会人员中挑选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作为会计主管的候选人,这看上去挺好,但这位候选人能不能服众,其他人配不配合他的工作,是个很大的问题。而外招会计主管的三把火常常能很快树立起威信。尤其是在财务部门准备进行一系列改革时,企业更倾向于外招会计主管。正是因为他们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所以能或多或少地给财务改革带来一些新的创意。于晓菲表示。

轮岗:让财务部离了谁都能转

杨芸把目前这种状况的出现归结于公司没有对财务人员真正实行轮岗,以前公司规模不大的时候,老板没有意识到要在内部储备人才,等到公司规模扩张后,老板为了让某个岗位繁重的工作量得以按时完成,往往选择让熟手坚持做下去。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当这位熟手突然离开时,公司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接替。

事实上,杨芸所在公司的岗位设置是有缺陷的,我们公司财务部门一直实行AB岗制度,每个人都在主岗的基础上涉猎别的岗位技能,并且定期轮岗。深圳某通讯企业的刘畅正是在今年3月通过轮岗才走上会计主管岗位的,公司财务总监要求大家定期分享核心技能,力争让财务部门做到离了谁都能照常运转!而针对会计主管是外招好还是自产好这个问题,几位资深会计人也给出了比较理性的答案。其中一种是:这要根据企业所处的阶段和具体情形而定,外招和自产两者之间并不对立。如果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扩张就成为其主流,此时,财会人员需要在思路上有所拓展以跟上企业的扩张步伐,外招会计主管可能会帮助财会人员转变一些惯有的观念;如果企业处于坚守发展的阶段,内控等就成了企业的要害地带,此时的会计主管是可以自己培养的。

其实企业可以实现内外互补,考虑到可靠,正职可以内提;考虑到能干,副职可以外招。还有会计人直接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730日 作者:骆伟琼)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