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会计史研究的总结与未来研究的思考——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会计史暨会计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时间:Jan 10, 2011     浏览次数:11478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承办的“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会计史学术研讨会暨会计史国际研讨会”于 2010年8月23日-24日在承德市举行。
这是一次旨在促进中外会计史学术成果交流, 推进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前沿性会计问题研究的会议。会议收到76篇论文。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加拿大维利弗德•罗瑞尔大学、日本独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湖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新疆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部分出版单位的13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财政部会计司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玉廷博士参加会议并发表了演讲;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会计学会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领导, 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出席了会议。36位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分别在大会和分组交流中发言, 就会计思想史、会计准则发展史、内部控制制度发展史、财务报告制度发展史、新中国会计发展史等开展交流与研究。
一、关于会计准则的发展与会计改革的动态
刘玉廷博士在题为“会计准则的发展与会计改革的最新动态”的大会主题报告中指出, 经过多年的努力,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有了重大发展, 不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 更赢得了国际的尊重, 取得了在国际会计规则制订中的话语权。他强调指出, 我国会计准则不仅不落后, 而且已经走在国际会计准则研究的前列。尤其重要的是,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成功地转化成为生产力, 促进了我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前, 国际会计准则仍然面临金融危机的考验。G20峰会提出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的运用、财务报表的列报等将是国际会计准则下一步的重点改进内容。刘博士还讲到, 除了继续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修订外, 搞好内部控制是我国会计工作转型的重心之一;无论是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 还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 都需要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二、关于会计思想的历史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郭道扬教授和美国休斯敦大学维多利亚分校杜建军博士在大会主题发言中, 阐明了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主体脉络, 认为这个主干思想之外的其他思想均是由此派生的, 一部会计思想史都包容于这个研究框架之内。史前处于萌芽状态的会计思想, 是人类会计思想与行为的历史起点, 最初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是人类史前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它的产生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其意义颇为深远。在人类会计思想的“第一历史起点”支配下, 这个阶段的原始计量记录方法用于采集经济时代越冬食品的储备与分配管理, 使人类从生存危机中摆脱出来。人类会计思想演进的“第二历史起点”是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 由私有财产制度的形成而引发的。在财产社会与产权社会里, 产权会计思想之演进, 贯穿于古代、近代乃至现代社会历史发展整个过程之中, 产权会计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越来越强的基础性控制作用, 维护了所有者权益, 保障了产权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社会秩序, 产权会计控制对保证这个时期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此, 人类应当加以充分肯定。进入20世纪后,人类在发展产权经济中的自由放纵, 造成了由“增长极限”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而引起的可持续发展危机; 在此情况下,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又到了关键时刻。这一重大变化促使会计思想演进的“第三历史起点”形成, 未来的会计改革是以“产权为本”向“以人为本”思想过渡而产生的根本性转变, 会计的全面改革将在参与解决全球社会可持续发展危机中发挥基础性控制作用。人类应高度重视会计的这种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与代表的讨论中, 郭道扬教授就会计、数学、统计的起源,“产权为本”的会计和“以人为本”的会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表了意见。他认为, 数学和会计都是为生产服务的, 在采集经济时代, 存在人吃人的现象, 中外学者都有此类考证, 只有解决生活资料的生产, 人类才能发展, 人种才能繁衍, 这促成了一系列技术的出现, 包括数学和会计。人类的发展与文字的发展、数学的发展、会计的发展同生共进, 人类绝不是为了数学而创造数学,为了文字创造文字, 也不是为了会计而创造会计。数学并不排斥会计, 会计是数学的运用。他还认为, 以产权为本和以人为本并非势不两立; 但人类在产权社会中不断地消耗地球上的资源, 这就必须建立一个适合人类生活和发展的环境, 即在会计上的要求就是“以人为本”, 从会计管理的角度考虑人的“生存权”问题, 而不能一味抱着“以产权为本”的思想, 需要从思想上有一个对会计认识的根本性改变。
石家庄经济学院杨智杰教授结合中国古代重要理财家们所处的时代背景, 总结了我国古代官厅理财思想演进的基本规律, 认为这些规律可以作为当前政府制定财政政策的参考。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常青教授将中国传统复式簿记思想与意大利复式簿记思想进行比较,提出了两者相同与不同之处, 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山西财经大学张丽云副教授通过对晋商会计史料的研究指出, 很多人认为会计稳健主义是西方对会计发展的独特贡献, 实际上并非如此。旧时中国晋商会计核算中的“打厚成”和非报告货币折算, 减计资产, 多计负债, 进而少计当期利润, 实质上是一种稳健主义。因此可以说, 会计稳健主义很早就普遍地运用于中国民间会计之中。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王春山副教授认为, 迄今为止对复式记账逻辑问题的研究大多数是在分析复式记账法成熟后的会计方法的基础上展开的; 但复式记账体系成立当初的会计业务处理相对简单, 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质。他以复式记账体系形成过程中及其形成初期的会计记录为依据, 分析了会计的对象、账户的客体,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式记账的基本逻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教授提出, 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源自不同会计环境下会计学科群体内部的会计专业人士、会计职业组织、会计研究文献、会计专门规范、会计专业期刊和相关会计传播媒体等主要学术元素的共同作用, 研究会计理论与会计思想的发展需要全面系统研究六方面学术元素的具体构成与内容, 但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与教学却未对该问题给予必要的重视。为此, 他对20世纪以来西方重要会计专业人士及学术文献进行了初步梳理与分析, 并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系统研究提出了初步构想。
广东商学院教授陈美华认为, 通过对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历史演变的过程可以看出, 任何一种单一的会计研究方法都难以构建完整的会计理论, 会计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不仅在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和结合性, 更在于所构建的理论具有系统性。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鹏副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我国学者研究网络对会计的影响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此后此类研究并不多见, 也未明确会计研究的起点。他认为, 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作为新会计的目标和研究起点;经济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 符合新会计发展的历史方向。
河北大学陈文华教授围绕会计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推进作用谈到, 完善监督与控制机制, 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 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古往今来, 无论是“家天下”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还是主张“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乃至社会主义社会,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各种监督机制一直是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 健全会计机构、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重视会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西安交通大学王海民教授对潘序伦的立信思想进行了研究, 认为潘序伦先生一方面借鉴了美国早期公共会计师在审计资产负债表时积累的职业道德经验, 另一方面领悟了“民无信不立”的中华传统智慧,进而形成了“信以立志, 信以守身, 信以处事, 信以待人, 毋忘立信, 当必有成”的立信会计思想。这一会计思想既通俗易懂, 又博大精深。
三、关于历史人物与会计方法的历史研究
来自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的Cavazzoni G., Bartocci L., Santi niF. 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现代会计之父”卢卡•帕乔利的学术发展之路及其影响, 并讲述了他在利息收支、论文研究和货币兑换计算方法应用方面的成果和著作。
重庆理工大学李孝林教授首先介绍了古高丽的四介松都治簿法, 认为这是朝鲜古代的复式记账法。接下来以COSO框架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五要素为线索, 并依照10种内部控制方法, 探析了周礼》所体现的内部控制制度, 认为周朝已经产生了内部控制制度, 而不仅仅是人们常说的内部牵制制度。
他由此提出, 可将内部控制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阶段: 古代内部控制主要服务于公共治理, 以国家内部控制为主;现代内部控制分别服务于公司治理和公共治理, 以企业内部控制为主。
湖南大学陈敏副教授通过对中世纪欧洲新寺院团会计与中国敦煌寺院会计的比较, 指出欧洲新寺院团具有和封建主阶级相同的地位与权力, 独立于国家政权体系之外, 以极低的成本取得大量的土地、劳动力资源, 并从中赚取巨额利润;敦煌寺院则受封建政权的管制, 不仅财产获取十分不易, 还要承担国家的赋税与世俗支出。中世纪欧洲新寺院团会计与中国敦煌寺院会计对财产和收入的管理都通过账簿予以记录,但不同的经济实体性质和经营方式影响了东西方寺院会计簿记技术的发展, 进而为复式簿记产生于欧洲提供了另一种来自于寺院经济的解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杨世忠教授回顾了资产负债表发展的历史, 尤其是建国以来资产负债表三次变革的历史, 并依此对资产负债表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变革做了介绍, 从技术层面和本质层面对该表的结构和功效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对资产负债表演变的历史逻辑的认识。
瑞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大宽博士在回顾财务报告制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立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总结了财务报告制度演进的基本规律, 提出应从改进财务报告制度的基本模式、建立以生态环境为控制目标的财务报告制度、完善报表附列资料与表外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与虚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务报告监控体系、推动网络技术持续发展下的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等方面, 把握未来财务报告制度变革的发展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顾奋玲教授介绍了内部控制审计规范的建设发展历程, 指出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 在促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经营效率和效果提升、企业对法律法规的遵循以及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等方面必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完善内部控制的同时也应加快法定内控审计以外的内控鉴证及服务规则的制定。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许江波副教授认为, 在内部控制历经的萌芽、初步成型、发展、成熟、深化等诸多阶段中, 内部控制的概念、范围和内容有着重大变化。对内部控制发展脉络进行梳理, 进而对内部控制发展的规律进行总结和提炼, 会使对内部控制要素的认识更加系统、深入,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也会有所启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考磊博士则从公允思想引入会计、市场价格在会计中的运用、公允价值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公允价值在中国的演进四个方面介绍了公允价值的历史演进过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王凡林副教授提出, 信息技术(IT)的发展呈现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即初始阶段的辅人律、发展阶段的拟人律、完善阶段的共生律和成熟阶段的倍增律。对那些会计信息化工作陷入停滞不前的企业来说, 可比照上述规律重新梳理整合会计信息化实现路径, 按需求界定、流程再造、多层次集成 的思路构筑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 以发挥会计信息化应有的作用。
四、关于新中国会计的历史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韩传模教授梳理了我国会计监管发展的历史进程, 分析了我国会计监管发展的脉络和规律, 指出会计监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行为越来越受到会计界、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 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未来会计监管的发展趋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付磊教授从我国企业改革的三个历史进程, 分析了企业会计变迁与企业改革的内在关系,论证了企业会计总是随着企业形态的变化而变化, 各历史进程的会计变迁均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企业发展,会计的核心是维护特定的产权关系。同时提出了对企业会计演变与发展的若干认识: 企业会计改革表现了“企业会计——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内在关系; 企业会计改革需在完善企业治理机制,改进管理水平上进一步发挥作用;有必要广泛宣传会计履行受托责任的目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栾甫贵教授以 1949年为起点, 重点回顾了 1978年以来我国企业破产会计研究的简要历程, 分析了不同时期相关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环境影响, 总结了破产会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破产会计研究的相关建议。
东北财经大学张捷教授挖掘和分析了毛泽东主席上世纪 50年代对东北地区“三合会计互助网”典型经验的批语, 认为批语体现了毛泽东对会计员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和一贯的互助合作思想。
加拿大维利弗德•罗瑞尔大学 Tao Zeng副教授结合我国 90年代会计制度的发展, 分析了导致会计准则变化的多种原因, 指出市场不是万能的, 准则的产生及发展是为了适应市场, 93年一号会计准则的出现, 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 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规范了各行业的会计标准。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仲文教授回顾了中国会计教授会的历史, 认为早期的中国会计教授会在促进中国会计学术交流、对外沟通、研究方法的改进、高等会计教育的改进等, 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李百兴副教授则指出, 我国环境会计的研究处于初始探索阶段, 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总结, 这样才能改进工作, 使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会计史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宋小明教授介绍了建设中国会计博物馆的设想, 认为在环境变化日趋激烈的当今时代, 对人类文明中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保护和研究, 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建设“中国会计博物馆”的目的, 是抢救性地收藏和保护会计历史文物, 系统整理和研究人类会计文明的重大成就和历史遗存, 并依此推进会计的国际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苏万贵教授对荣氏家族企业所运用的财务管理原则和方法进行研究, 归纳荣氏家族的管理原则与方法是: 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与战略决策、强弱危机的战略分析、与时俱进的投资理念、循序渐进的资本运作、一箭双雕的企业并购、劳资同心的内部筹资、超凡胆识的负债经营、高效的现金控制方法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蔡立新副教授整理了会计信息化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演化路径的历史, 提出会计信息化教育应在本科教育层次、硕士教育层次、博士教育层次上分设不同的目标与内容。
在研讨会上, 意大利的 Cavazzon·G教授还向郭道杨教授赠送了新出版的卢卡·帕乔利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 这是这部书的意大利原版本第一次在中国会计界出现。这一举动很快便受到“中国会计博物馆”在场负责人的关注。
本次会议的研究成果较多、质量较好, 特别在人类会计思想演进、会计历史人物、古代寺院会计、企业会计改革历程等方面的研究有着一些创新性的成果。会议充分交流与讨论了各种观点, 代表们态度认真, 情绪饱满, 从始至终保持了热烈、浓厚的学术气氛。会议吸引和团结了一批有志于会计史研究的中青年学者, 壮大了会计史研究的队伍, 推动了我国会计史研究事业的发展, 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会议确定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会计史学术研讨会将于 2013年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举办;并提出以山西票号会计、江浙钱庄会计、夏商周会计、会计思想史的研究为下届会计史学术研讨会的意向性重要议题, 同时也欢迎其他会计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参会。(首都经贸大学付磊)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