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国际准则小胜 金融工具估值法难求同
发布时间:Jul 1, 2010     浏览次数:2233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关于会计准则的争议与走向,市场一直有严重分歧。

  金融危机期间,现行会计准则广受诟病,不论是国际会计准则还是美国通用会计准则,都曾因为在核算与披露金融工具的价值时存在弊端,被直指是此次金融危机的罪魁之一。

  2008年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计划共同寻求简化及改进金融工具报表的方法,其原意是寻求大同之法,然而如今,这一分歧仍十分巨大。

  日前,普华永道对全球各地区投资者和分析师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更认同使用国际会计准则使用的混合计量模式,即短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披露,而长期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方式披露,而不是美国会计准则采用的全部以公允价值计价的方式。

  分析师及投资者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抵住压力。普华永道审计合伙人李宝亭表示,这些分析师和投资者认为,部分金融工具以摊余成本方式披露,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现况,以及持有该等金融工具的经济原因。

“1930年代大萧条时,会计方法受到质疑,人们认为它不能准确反映公司资产价值,美国之后开始逐步采取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此次金融危机,人们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方法产生质疑,认为它太灵敏了,导致了不必要的波动。6月30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卢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会计准则很可能会一直在质疑中磨合前进

 

  利弊争议

  IASB执行的国际会计准则希望继续使用混合计量模式,这得到了大多数接受普华永道采访的分析师和投资者的赞成,他们认为,这种计量方法较为合理,更能反映企业持有这些金融工具的初衷,而且在公司不以短期获利为目的持有金融工具时,这一模式更加适用。

  而FASAB执行的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要求所有金融工具相关的财务报告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包括债券、股票及表外金融工具,以及银行存款、贷款类项目。不少意见认为,这种纯粹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往往使净利润与现金流量差额变大,因为进入利润表的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实际上是未实现的收入或损失。

  在普华永道的这份报告中,70%的被访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对考察公司财务状况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应该按公允价值计量。

  中国会计准则趋近于国际会计准则是比较好的选择,混合式计量方法在当下肯定是更合适的,完全用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公司价值波动过大,从某种程度上会阻碍投资者与分析师的分析工作。国内一投行银行分析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反对的声音也十分激烈。

  这个调查结果正显示了两种可能,一是这些分析师至今未认识到金融工具会计报告对金融企业价值与风险揭示的重要性,在20089月金融海啸爆发前,银行就是运用混合式计量方法来隐藏次贷危机的风险和危害,交易用途的金融资产用公允价值计入当期利润表,持有到期金融资产则以摊销成本计量,可供出售证券类金融资产以类似成本法不计入损益,其账面损益竟被直接计入了股东权益从而未得到应有重视。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教授吴毓武对本报记者表示。

  第二个可能的解释是,这些分析师其实知道金融工具会计报告对金融企业价值与风险揭示的重要性,但普通小投资者却没有概念,于是这些分析师便可以通过运用混合式计量方法,去蒙蔽小投资者以从中获利。吴毓武称。

  当前,绝大部分企业都倾向于金融工具的混合计量模式,而不是纯粹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吴毓武称,运用混合式计量方式意味着企业管理层可以根据其需要,对不同的风险资产选用对其有利的计量方法。

  他举例称,以汇丰来看,其运用混合式计量方法将风险高的大多数金融资产归类为可供出售证券投资,而风险低的则大多归类为交易性投资。2009年末,汇丰共持有538亿美元的资产抵押债券,其中仅53亿美元被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余485亿美元中,仅有2亿美元被划分为持有到期投资,而剩下的483亿美元均被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据汇丰披露,截至2009年末,这485亿美元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仅为349亿美元,较账面低139亿美元。2008年末则更甚,汇丰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到期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557亿美元,但公允价值仅361亿美元;而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末,汇丰这两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仅比其公允价值高2亿美元,分别为642亿美元与640亿美元。

吴指出,汇丰并没有在附注中对金融资产盈亏进行披露,因此,这就可想而知为什么混合式计量方式如此受到银行垂青了

 

  深层矛盾

  至于金融工具计量方法未来将如何演变,上述分析师认为,还是会偏向于采取混合式的计量方法。

  吴毓武则称,目前大家都以为FASAB在与IASB进行协调,我并不以为然,因为两者并无法定权力,FASAB需要美国证监会和欧盟的授权,而IASB则需要协调的方面就更多,美国证监会原以为可以让两者协调趋同,但IASB完全听命于欧盟,后者已经在金融海啸中知道了会计规则制定对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了,因此绝对不会放弃这项权力。二者之间的协调可能根本不存在。

  据悉,2008930,美国证监会和FASAB发布了《在不活跃市场下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指导意见。该意见允许企业在为资产确定其公允价值时,如果该类资产缺乏活跃的公开市场交易,可以通过内部定价,包括合理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其公允价值。而2009年初FASB修订了相关准则,有助于企业在投资蒙受损失时避免计入减值支出。

  当前两个机构协调的矛盾很多,因为互相之间有利益的争夺。但是,目前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度已经达到95%,之后二者也会越来越接近,而国际会计准则也在和美国会计准则相互靠拢,最终在磨合中会形成一个全球范围内共通的准则,这几乎是可以预见的。卢锐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71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