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财政部会计司格外忙碌。
他们的忙,是因为这一年财政部党组确定的会计领域要做的大事很多,任务艰巨,不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是难以完成这一件又一件大事的。因而,他们在财政部领导的有力支持下,用一种拼搏的精神,为这些大事的完成,划上了一个个圆满的句号。
这一年,他们通过对1600余家上市公司“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得出了新准则持续平稳有效实施的可喜结论;这一年,他们完成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主导成立了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组(AOSSG),促进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与美、欧、亚大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这一年,中国版“萨班斯法案”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三个配套指引)相继完成,一场“内控风暴”正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这一年,他们修订了工会会计制度,发布医院、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拉开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序幕。
这一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我国会计信息化迎来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第二个春天;这一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下称“56号文”),H股双重审计即将成为历史,会计师事务所优化整合进入良性发展阶段;这一年,多层次、全方位、广覆盖的会计人员评价体系日益完善,形成了不同级别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这一年,中国会计学会的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建立和启动了会计学会会员分级管理制度,金融危机与会计改革等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形容财政部会计司同志们的2009年,那就是“勤奋”、“质量”和“效率”。
224个小时,1624家上市公司,2个清醒认识
5月底,刘玉廷、会计司制度二处王鹏、准则一处崔华清等人正在夜以继日地苦战,对1624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自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于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实施以来,会计司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工作方式,对每一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都要进行仔细研究,而今年情况或许更加特殊。
“在上年分析的基础上,今年的分析不仅要考虑2008年的经济形势,还要考虑2009年一季度的情况。”刘玉廷说。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连续两周每天工作16个小时以上的努力和付出,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入扎实分析之后,一个可喜的结论摆在了大家面前: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持续平稳有效实施。
以分析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运行的情况为出发点,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让会计司的同志颇为欣慰。
在大量扎实的数据和分析面前,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要保持两个清醒的认识,一是美国仍是本次危机的赢家,二是中国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
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大量分析,刘玉廷认为,中国的虚拟经济处于初级阶段,与欧美国家相比差距甚远。在中国,金融产品主要是指贷款和股票、债券、基金等基础金融产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只是波及,而且波及的主要是进出口,并不是直接导致中国发生金融危机,这可以说得益于中国虚拟经济的不发达。
“但这并不代表着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应当止步不前,恰恰相反,我们更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刘玉廷说。
他分析道,虚拟经济的发达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的。
“虚拟经济在我国现阶段主要是股票、债券、基金等,由市场参与者来投资,这就是通过市场手段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完全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众所周知,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和疏于监管。当很多人庆幸中国经济因虚拟经济不发达而并未受到重创的时候,刘玉廷这位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却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充分认识虚拟经济的“双刃剑”作用,不能因噎废食,依靠市场手段调整结构需要大力发展虚拟经济。
美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数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金融创新,得益于虚拟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本次金融危机中最大的输家并不是美国,可能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还可能是最大的赢家,且美国永远不会因暂时的资金链断裂而停下金融创新的脚步。
“这次金融危机也给我们提了醒,我们应当认识到大力发展虚拟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的趋势,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只要我们坚持市场经济,我们就要发展虚拟经济,就要金融创新,就要培养人才,甚至要解决资本项目下人民币自由兑换问题。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在一定程度上拼的是虚拟经济发达程度。届时,如果我们不培养人才,不发展虚拟经济,我们注定是要吃亏的。”刘玉廷不无担忧地说。
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
谈及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刘玉廷一一盘点了自2008年10月以来所做的应对工作:反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放宽金融工具重分类规定,参与G20国内工作组的工作,跟进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等主要项目的进展并施加重大影响。其中最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发布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并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G20峰会领导人、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国际社会都意识到,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和财务报告是维护金融稳定、提高金融透明度、促进金融有效监管的重要基石,并提出了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的倡议。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挑战了现行国际准则,按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在未来两年内,将有半数以上的国际准则会因应对金融危机而发生较大修改。中国准则何去何从?如何在这一形势下改进中国准则?如何利用这一契机增加中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发言权?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财政部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提出了一个基本判断,即改进会计准则、推进全球趋同已经成为国际各方的共识,中国必须顺时应势,积极行动。在此基础上,财政部提出了一个持续全面趋同的新概念。“持续”意味着不是重新开始,而是基于2005年与国际准则实现的趋同,需要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而持续趋同;“全面”意味着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差距将在双向互动的基础上缩小或消除,从而实现全面趋同;“趋同”不是直接“采用”,这是我国的一贯主张和原则立场。
这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结晶,就是财政部在9月2日发布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征求意见稿)》(财会函〔2009〕26号)。这份文件一出台就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国际社会将其看作是中国对G20峰会和FSB有关倡议的积极回应,国内相关各方将其看作是在总结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趋同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的战略部署。
在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会计司的同志们开始认真分析反馈意见中的各种改进建议,例如将研究制定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划纳入路线图通盘考虑、根据国际准则的修订工作进展动态掌握中国准则的修订、发布和实施时间等,争取加快修改路线图并尽早正式发布。
12个月,促美欧亚大三足鼎立
11月4日至5日,AOSSG第一次全体会议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
“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中,已形成美、欧、亚大三足鼎立的格局。”IASB主席戴维·泰迪在此间如是说。
长期以来,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上,美国和欧盟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声音都相对弱小,随着中国在企业会计准则方面开展富有成效的改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制定并施加重大影响的时机已经到来,一个建立亚洲、大洋洲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平台的设想浮现水面。
2008年10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亚洲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财政部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主席、澳大利亚财务报告委员会主席等提出了建立这一平台的系统构想并达成共识。
2009年4月,AOSSG筹备会议在北京如期举行。
日本首先提出AOSSG第一次会议在日本召开,并要求设立常任理事国制度,遭到了中国和韩国的反对。中国提议由韩国承办,也遭到了日本人的反对。
AOSSG一度陷入僵局。
AOSSG产生的背景是解决本地区的实际问题。当前,会计准则日益全球化趋同,尤其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本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需要团结协作,形成与美国、欧盟三足鼎立格局的本地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平台,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增强话语权,改变美欧主导世界会计的格局,因此需要淡化其政治色彩、强调其专业性,“AOSSG是一个专业技术平台,不能政治化、复杂化。”刘玉廷说。
于是,中国开始在各国之间积极斡旋。
终于,筹备会达成共识,主席国由各成员轮流担任并兼任秘书处的工作,不设指导委员会等类似的专门决策机构,一切决定均由每年一度的全体会议做出等。筹备会议决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11月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并决定成立金融工具、收入确认、公允价值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等4个联合工作组并立即开展技术研究工作,以便在首次全体会议上讨论形成AOSSG共识后提交给IASB。
2009年11月,AOSSG第一次全体会议如期在马来西亚举行。
中国代表团在本次会议上得到了广泛关注。马来西亚财政部第二部长(第一部长由总理兼任)拿督阿末·胡斯尼专门与刘玉廷就加强两国财经会计合作与交流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并对中国在促成马来西亚承办首次全体会议中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中国对于IASB简化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表示支持,但仍对其中两个问题表示关切:一是新的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准则出台后可能会导致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中方希望新旧准则之间能够保持平稳过渡;二是对于没有公开报价的权益工具投资,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难度。”在会议的各项讨论中,刘玉廷代表中国的发言有的放矢,掷地有声,对每项议题都研究透彻,提出的意见直切问题关键,得到了与会各国代表的一致认可。同时,在政治层面,中国以广阔的胸怀、大国的风范,引导与会各方求大同、存小异,从而促成了较多共识。这一姿态,赢得了参会各方的广泛赞扬和尊重,使中国会计的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AOSSG主要是在中国的倡导下成立的,对亚大区各项会计事务实质上发挥了主导作用。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国力强盛、本国自身的会计工作做好做实做专,我们的国际发言权和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大。”刘玉廷说。
45天,完成22项指引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于2008年正式发布。刘玉廷将基本规范概括为“五个五”,即五个部门联合发布、五个目标、五个原则、五个要素、五十条。这是一种巧合。
基本规范发布后,会计司马上投入到配套指引的起草工作。在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下,会计司和中国会计学会秘书处这支专业团队,在对大半个中国的各类企业进行了广泛深入调研之后,集中办公,大兵团作战,连续奋战45天,经过几易其稿得以完成。
这一庞大的系统工程的完成来之不易。刘玉廷说:“我们采用了各处室承担任务的工作方式,每个处承担2至3项指引,遇有重大问题邀请企业总会计师、总经理、会计师事务所资深专家等参与其中。这种工作方式是会计司的传统,可以集思广益、夯实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大大促进干部成长,力争使我们的工作团队不仅成为会计专家,也要成为管理专家。”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是对我国各类企业现有管理制度的全面梳理、总结和提升,同时借鉴了欧美等先进做法,所以有人将其称为“中国版萨班斯法案”,其意义在于全面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能力,对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现实意义。
关于内控规范体系的实施,刘玉廷充满信心地说,关键在于能否将规范写好,使之通俗易懂、简便易行、切合实际。一套标准只要写好了,企业定会自觉执行而毋需强制;如果写得不好,脱离实际、无法操作,即使强制也执行不下去。
社会各方面近期都在关注内控规范的实施时间和步骤,刘玉廷说,目前仍在就有关问题进行协调研究,因为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充分协调准备,周密安排,分步实施。
发布医院、高校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严重滞后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在这一领域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要求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从而实现绩效考核,是贯彻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刘玉廷谈到这一问题时,流露出一丝焦虑。
这一领域的会计改革并非易事,属于政府会计的组成部分。尽管几年来召开了多次国际、国内研讨会,但总是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恐怕多少有些认识上的问题。从专业技术方面分析,这一领域的改革比企业会计改革相对容易,但涉及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
可喜的是,财政部会计司今年起草完成了医院、高校会计制度的征求意见稿,拉开了政府会计改革的序幕。同时也得到了有关方面,特别是理论界和医院、高校实务工作者的支持,并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征求意见稿的基本思路是建立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目标,整合基本建设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要求固定资产提取折旧,进行成本核算,编制全面反映医院、高校预算管理和财务状况的报告体系。可以先行测试或试点,让医院、高校管理者看到新的核算和报告体系实实在在的好处和现实意义,然后再进一步深化这一领域的改革。
会计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
4月12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回眸这一指导意见的起草,当时会计司对我国会计信息化的过去和现状进行了全面总结,然后深入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形成了《指导意见》的框架结构。
《指导意见》的核心是明确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指导意见》指出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可以减少盲目性、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目标是可行的,经过共同努力是能够达到的。
主要任务涉及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会计教育和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信息化人才建设和会计相关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任务明确,操作性强。
《指导意见》发出后,各相关方面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财政部在中国石油[10.31 0.78%]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企业会计信息化和集中核算现场会;会计师事务所开始逐步加大内部管理、教育和培训以及审计流程信息化的工作力度;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高级会计师报名管理系统、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网上报名系统和计算机阅卷工作等工作有序推进;财政部印发了《关于推进省级会计人员管理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09〕13号),促进全国会计管理系统的提升和对接。
目前,各方面都在按照《指导意见》提出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加快推进相关工作。
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56号文
10月3日,对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而言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即会计界的“56号文”。
56号文第一次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对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篇章。
56号文下发的那一天,文件起草者们,可谓百感交集。因为56号文出台的过程中,饱含了他们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深情,凝结着他们的心血。
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56号文的起草从3月份就开始着手了。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领导的指示精神,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应当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
5月中旬,财政部监督检查局、会计司、各地专员办、各地会计处、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共计400余人,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召开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加快行业发展的一次大规模会议,《加快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初稿)第一次发给与会代表,引起了各方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强烈反响。
这次会议还专门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充分研讨,对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大家的热情,让执政者又一次感受到文件出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于是财政部会计司马上着手文件的起草、修改和完善。
或许是基于对全行业的熟悉,或许是倾注了太多的感情,56号文的初稿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便一气呵成,并开始以财政部会计司的名义面向全社会征求意见。
调研,到全国各地与事务所面对面交谈、了解情况;修改,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各方意见对初稿进行多次锤炼,成为那个阶段会计司及其注册会计师处工作的主旋律。
在刘玉廷办公室的一角里,堆了厚厚一堆的草稿纸,草稿纸上记满了各方建议,随时迸发的思路以及修改意见的雏形。
北京的春天很短暂,夏天紧跟着就到了眼前。
这场推动全行业发展的运动也似6月的骄阳,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几易其稿的行业发展意见日渐清晰,愈显成熟。
6月,《财政部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再次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各地区以及不同类型和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广泛征求意见;为了让文件更具权威性,以便在全社会和各部门之间形成推动行业发展的合力,努力争取这份文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便成为会计司工作的重心之一。经过多方沟通和努力,10月3日,56号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转发。
为了贯彻落实56号文精神,11月下旬和12月初,会计司分别在天津和广州召开了北方片区和南方片区全国各地会计处长和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座谈会。在会上刘玉廷多次激情满怀地说:“5年内形成10家左右营业收入达到3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事务所。这一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这番豪言也让与会的事务所老总们激情澎湃。明年,随着H股审计业务向内地事务所敞开,随着医院、高校引入注册会计师审计,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实施,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会计师事务所优化整合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会计人员评价制度的关键——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
拥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1000多万会计从业人员是中国会计事业的一大特点,这个数据几乎相当于澳大利亚的全部劳动力或冰岛总人口的30多倍,常常会令外国人吃惊,但这就是事实。可见,建立和完善我国会计人员评价制度的重要性,对于全国会计主管部门而言也不是一件小事,其中的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不同级次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
这一年,财政部会计司完成了作为入门资格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改,重新梳理了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这就如同要求驾驶员开车必须取得驾驶执照之前,要学习掌握交规、经过训练并达到能够上路行驶的水平。会计从业人员入门要掌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是什么呢?主要是会计基础(会计原理)、相关法规和职业道德以及运用计算机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
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才能从事会计工作。接下来就要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2009年,财政部会计司(全国会计考试办公室)会同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重新调整和完善了初级会计资格和中级会计资格的考试大纲和辅导教材,形成了初级和中级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
以会计实务为例,初级会计资格侧重于簿记,要求熟悉掌握基本业务和账务处理;中级会计资格要求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初级会计资格的经济法基础和中级会计资格的经济法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和调整。中级会计资格的财务管理侧重于公司财务,即从公司角度设计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改变了长期以来从投资者角度设计和评价财务管理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而与实际工作脱节的状况。
评价高级会计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主要是《高级会计实务》,内容侧重于全面提升专业判断能力。正在探索中的正高级会计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主要为内控案例。
以上是2009年财政部对我国会计人员从入门到初级、中级、高级以及正高级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的精心设计和安排。
为继续推进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财政部组织了500人参加的会计领军人才集中联合培训,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为领军班学员做了专题报告,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为学员亲自讲授第一课,这充分体现了财政部对我国会计人才培养工程的高度重视。
会计学会工作开创新局面
2009年,中国会计学会按照财政部党组和金莲淑会长的指示精神,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工作思路,开创了会计学会工作的新局面。
兼任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的刘玉廷说,2009年会计学会的工作目标是扎扎实实地当好财政部的参谋和助手。比如,承担全国会计先进工作者评选表彰的组织工作,开展学术界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组织中国会计改革与开放30周年论文评选活动等。
为中国会计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比如,组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研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引调研活动,举办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高层论坛等,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深化会计改革做出了贡献。
着力改进会计研究,大力倡导理论联系实际。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并重,推动会计研究成果为会计实际工作服务,防止崇洋媚外,号召会计理论界要更多地研究中国实际问题,积极地将中国会计理论和研究成果推向世界,形成彰显国际影响力的中国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实施会员分级管理,建立科学运行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10月22日,中国会计学会在总结历史和借鉴国际的基础上,印发了《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分级管理办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办法》规定,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分为会员、高级会员和资深会员三个级别。核心是凭借学会的优势和各种有效服务方式,比如,国外会计信息动态、专业晋级和发展、科研活动、高端论坛等,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满足会员职业发展的需求,促进不同级别会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职业能力)和理论水平切实得到提升,并通过会员分级管理,将学会的各项工作贯穿起来,形成以会员服务为核心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