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转眼间香港已回归祖国13年,在这13年间,香港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内地经济的发展,这也说明回归后的香港作为中国一个主要金融中心,其会计师行业的经营是随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而变化的。
有会计师视这13年的变化为机遇,但也有会计师在被动地适应着这一变化。会计师向企业提供审计及各种财税专业服务,其服务范围和形式是动态的,因为企业随着两地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经营模式,会计师也要有所改变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1997年后,香港的制造业继续向内地转移,这使得香港本地的会计专业服务市场有所萎缩,与此同时,内地对会计专业服务的需求上升。香港会计师开始把眼光投向内地,他们或与内地合作设立服务平台,或与内地结盟,相互引荐客户。
就这样,香港会计师与内地会计师的交往由回归前的相互了解、一同培训变为回归后的实际业务合作。
另一个趋势就是,内地企业开始到香港及其他主要股票市场上市融资。这对香港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增长大有裨益,其员工数目成倍增加。另外,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居民消费能力的与日俱增,许多国际巨头企业对内地市场虎视眈眈,他们直接在内地设立地区总部或将设在香港的地区总部移往内地,这让很多香港会计师也随着这批国际企业往内地迁移。
现在,我如果要和原来的同事或业界朋友相约聚会,会比以前困难得多,还好有移动电话、网络等通讯方式,我们才得以保持联系。值得一提的是,在1997年之前,我不会用手机书写中文短讯,而现在,我已非常娴熟,可以说,这是13年来,我个人的一大进步。
近期,内地有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到香港设立分所,也有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悄悄更换了名字——与内地所联名,这意味着香港是内地所“走出去”的桥头堡。香港会计师在国际业务方面有丰富经验,两地事务所之间的业务合作及人才结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这也是1997后香港会计行业一个新的发展契机。
这13年间,香港经历了几次大波动,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科网热潮爆破、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风暴等,香港会计师也在波动中不断调节自己以渡过难关并寻找发展机会,我深信,内地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会给香港会计师以更大发展机遇,而香港和内地的会计人才也将有更多合作机会。(作者系香港德豪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
(来源: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