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会计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窗口”
发布时间:Jul 9, 2010     浏览次数:2047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629,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相聚重庆,共同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称协议)。

  协议规定,在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方面,大陆将对会计、计算机及其相关服务、研究和开发、会议、专业设计、进口电影片配额、医院、民用航空器维修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11个服务行业扩大开放。

  专家们纷纷表示,协议的签订将对两岸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而在此轮开放中首当其冲的会计服务必将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窗口

  会计服务仅针对大陆以外的企业

  协议有一份名为《服务贸易早期收获部门及开放措施》的附件,其中的大陆非金融服务部门开放承诺对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作出规定,允许台湾会计师事务所在大陆临时开展审计业务,申请的《临时执行审计业务许可证》有效期为1年。

  记者了解到,早在1994年,财政部就出台了《港、澳、台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来内地临时执行审计业务的暂行规定》,并明确规定,凡未在内地设立可以承办审计业务机构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接受事务所所在地区或中国境外委托人委托,需要在内地临时办理审计业务的,应向办理审计业务所在地的省级财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也就是说,在大陆获得临时资质的港、澳、台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仅能承办其所在地区或境外的业务。

  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对此表示,向台湾开放会计服务业务主要是为了方便台湾地区对台企的整体管理,大陆会计师事务所显然没有台湾的事务所更熟悉台企和台湾监管方面的要求。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会计学系MPAcc中心主任周晓苏指出,会计服务是台湾企业来大陆发展的一种必需品,台湾企业要走出台湾需要便利的会计服务和熟悉的会计服务伙伴。大陆向台湾敞开会计服务的大门,将有效地提升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兴趣和效率。

  虽然协议有关台湾非金融服务业的开放承诺中并没有将会计、审计和簿记服务纳入对大陆开放的范围,但南京大学会计系教授陈志斌表示,台湾经济总体发展的程度要高于大陆,因此,台湾资金对外投资的需求也就比大陆旺盛。但大陆对台湾开放会计服务的需求将随着两岸合作的不断密切而不断升级,台湾对大陆更大范围和程度上的开放将是大势所趋。

  开放会计服务的双赢

  虽然,从当前阶段来看,通过签订此协议,台湾获得了较多的出口额,但专家们均表示,这仍然不能抹杀该协议双赢的本质。

  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1月至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062.3亿美元,同比下降1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205.1亿美 元,同比下降20.8%;自台湾进口为857.2亿美元,同比下降17.0%

  台湾经济部长做了一个统计,在该协议中,大陆同意台湾列列表、调降关税的货品有500项,约占出口额120亿美元;台湾同意大陆列列表、调降关税的货品有250项,约占出口额30亿美元。台湾在列表数目上是大陆的2倍,在金额上是大陆的4倍。毫无疑问,这对改善两岸贸易情况无异于一场及时雨

  另外,这对两岸会计服务的交流互动也多有裨益。陈志斌表示,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着手进行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趋同工作,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大陆和台湾的会计准则已经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但在具体业务的处理上有可能仍存在微小差异。毫无疑问,两岸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持续趋同已经为推动两岸会计、审计和簿记业务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鉴于两岸社会制度、管理方式的不同,台湾企业到大陆来投资必定需要有一个逐渐学习和适应的过程。

  在台湾,很多企业的规模已经很大,它们有固定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而如果在大陆部分的业务换成大陆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话,其难免要经历一段企业和事务所的磨合期,还要进行调查、咨询等。但若能省去这一环节,台湾在大陆的投资将变得更有效率,也将有效提升台湾企业到大陆投资的积极性。周晓苏指出。

  以会计服务为窗口,打开两岸经济合作的大门,这将成为两岸发展的明日财富。陈志斌和周晓苏都表示。

(来源:中国会计报 2010年7月9 作者:张瑶瑶)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