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中国金融会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
发布时间:Jul 23, 2010     浏览次数:2236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2010720,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在北京召开2010年学术年会。本次学术年会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金融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杜金富出席会议并致辞,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会长吴晓灵做大会总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郭利根、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魏迎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首席会计师贾文勤、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副总裁庄作瑾、中国工商银行财会部总经理沈如军、中国银行财务管理部总经理肖伟、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孟焰等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

  杜金富在致辞中指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金融会计标准是金融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只有采取国际会计标准及时披露信息,才能在境内外金融市场赢得投资者信任,同时也对经营层的经营管理真正产生约束。要辩证看待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公允价值准则。尽管国际财务准则不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但是此次危机也暴露出公允价值准则的一些缺陷。当公允价值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具备足够的决策有用性时,应考虑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或以其他计量基础作为补充。要跟踪研究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探讨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可操作性刻不容缓。随着中国金融体系的逐步开放,跟踪并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改革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影响非常迫切。

  吴晓灵在总结讲话中对各位嘉宾的演讲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学术研究和交流是学会工作的灵魂和核心,中国金融会计学会要结合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和会计发展的需要,加强研究的规划性、长期性和前瞻性,对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争取取得重大理论突破。在理论研究方面,吴晓灵提出,首先要加强金融危机与会计准则相关问题研究。有关会计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变革的梳理与分析、会计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等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其次是结合中国实际的有针对性的具体会计研究。立足中国金融发展实际,如何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并且全面准确地评价这种趋同的效果与影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会上,演讲嘉宾从金融危机、会计准则、金融监管、商业银行会计管理等多个视角分析了当前金融会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阐述了他们对金融会计发展的观点,并对后危机时代金融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展望。

  来自金融监管部门以及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金融机构的代表共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010年7月23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