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当前位置:首页 > 会计时讯
德勤:A+H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达标时间紧迫
发布时间:Jul 28, 2010     浏览次数:2389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德勤今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对于部分上市公司而言,要在监管层规定时间内完成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时间已非常紧迫。德勤企业风险管理部杨莹表示,对A+H股上市公司而言,相关工作已进入倒计时。

根据今年4月中央五部委下发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应在于201111之前根据相关指引标准完成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并在当年公布的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定报告与外部审计师签发的审计报告。

杨莹表示,根据德勤持续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国内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正在逐年提升,有58%的企业已在之前披露了内部控制自我评定及审计意见。但杨莹认为,以目前已披露的相关评定来看,上市公司离达到监管层标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杨莹指出,目前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工作在风险识别、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有待加强。她表示,要达到监管层《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建立涵盖公司整体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测试之后再根据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稳定运行之后交外部审计机构检查通过,才可以发布没有重大缺陷的自我认定。

尽管之前许多上市公司都在内部控制自我认定中表示自己没有重大缺陷,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目前上市公司自我认定的要求都比较松。杨莹说。

据杨莹介绍,根据美国上市的经验,上市公司花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是非常常见的事。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相关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对于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于监管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杨莹表示,尽管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显著提升,但在企业文化层面,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仍显不足,存在为了监管达标而内部控制的心态,有关工作往往流于形式。

她建议企业应在内部设置独立部门负责内部控制,考核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她强调,在风险识别机制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这样既可以帮助企业尽快通过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得益,也有助于员工对从事内部控制的积极性。

很多企业在内部控制中重业务流程,轻风险识别,其实只有知道风险在哪里,才能去进行控制它。杨莹说。

德勤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有71%的企业认为自身风险识别与评估有待加强,68%的企业认为其内部控制人才储备不足。杨莹指出,一些上市公司在摸索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进展比较缓慢,有些企业一段时间内没有看到成效便选择了放弃。她表示,企业应在必要时引入专业机构协助,使内部控制工符合绩效规律,为企业创造价值。

(来源:网易财经 2010年7月27

 




我要评论



(只有会员才能参与评论,如果您已是会员请 登录 后评论)
论 坛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14号月新大厦 邮编: 100045 电话:010-68520682 E-mail:68520682@asc.org.cn | ascmember@163.com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602 | 京ICP备12005383号-1 | 中国会计学会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3-20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