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讨论之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
5月24日下午2点,“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会场的讨论由张明明教授主持,张明明教授、刘勤教授、汪家常教授担任评论人,代表们对学者提交的五篇论文进行了交流。
同济大学金光华教授作了题为《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研究》的发言。金教授首先论述了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为会计控制地位目前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信息技术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主体。其次,从风险与风险管理入手对二者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型会计控制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最后,发言提出会计信息化的新阶段应是建立以会计控制为主体的风险管理型内部控制信息系统的观点。评论人汪家常教授认为金教授的研究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指出如何实现内部风险控制与会计信息系统的结合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吉林大学李清副教授作了题为《基于遗传算法的财务数据挖掘——财务危机预测研究》的发言,报告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使用遗传算法和财务比率建立了财务危机IF-THEN判别模型和积分模型,结果显示使用遗传算法提取的IF-THEN判别规则和积分模型具有:无统计假设、简单透明、易用、准确率高等特点,展示了遗传算法在财务危机预测领域,以及审计决策、银行信贷决策、投资决策等领域的光明应用前景。张明明教授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李教授的论文进行了中肯的评价。
上海大学许金叶副教授以《IT治理及其思路:“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的治理》为题做了发言,认为“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是困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报告指出IT治理的缺失是导致“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产生的核心原因,最后提出“信息技术生产率佯谬”IT治理的思路。同时,许副教授认为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中》应该体现IT治理的思路。汪家常教授从选题的角度认为论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提出了论文在结构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东北财经大学刘凌冰老师作了题为《信息化项目投资评价模型比较研究:基于可行性视角》的报告,通过对信息化项目投资评估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归纳,基于可行性的角度,探讨了在信息化投资项目评估中应用传统投资评价模型、传统投资评价模型的修正模型以及突破传统新技术模型的优缺点。刘老师认为,在信息化投资项目的决策上,应该重视“多层级”评价的思想,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像平衡记分卡评估模型这样的综合性评价模型,以使信息化投资项目评价结果最大程度地接近正确结论。刘勤教授对该论文的模型比较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青岛大学周国钢副教授从分析收入循环与其他循环的关系开始,以《会计信息系统中收入循环及其内部控制研究》为题,重点讨论了收入循环中的三个主要环节:客户订购管理业务流程及其内部控制、应收账款管理业务流程及其内部控制和现金收款业务流程及其内部控制,对这三个主要环节的业务流程作了规范化的详尽的论述,并针对每一环节给出了相应的控制点。刘勤教授对作者论题的分析层面和分析深度进行了评价,但似乎用稍少一些的篇幅也能说明问题。
其他与会人员也积极发言,中国海洋大学的王舰老师从财务智能的角度对传统会计电算化的改进谈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