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发展规划
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中国会计学会第九届理事会工作,实现学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有关精神,结合《中国会计学会章程》规定和中国会计学会工作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团结全国会计科研工作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推动会计理论与方法创新,服务改革与发展实践,为繁荣中国会计事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未来五年,中国会计学会将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会计改革与发展新任务,以凝聚学术力量、稳步建构中国自主的会计知识体系为主旨,以为政府部门和各界会员提供专业化服务为主线,围绕“建好五大工程”的任务和要求,全面加强理论体系建设、学术平台建设、新型智库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学术阵地建设,开创中国会计学术发展新局面。
——建好自主理论体系,推动会计理论创新实现新突破。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基于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积极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有关政策的制定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科学论证和决策支持。
——建好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国际国内合作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中国会计学会为基础,联合地方会计学会、专业会计学会,搭建一个全国会计理论与实务互联互通、共创共享的学术交流平台。组织专家学者参与会计国际标准制定和会计国际机构治理,加强学会在深化会计国际学术交流中的平台作用。
——建好新型专业智库,服务财会中心工作迈上新台阶。结合财政中心工作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紧紧围绕会计标准体系建设、会计法治建设、会计数字化转型等重要问题,探索构建分领域、分层次的智库专家团队,逐步完善智库工作机制,为政策研究、决策评估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智库产品。
——建好学术人才队伍,支持教学科研发展实现新提升。以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完善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和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青年-学术班)的选拔、培养和考核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符合会计教育改革要求、贴近会计实务工作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学术人才在推动会计教学科研工作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
——建好一流学术阵地,引领理论研究导向形成新格局。聚焦会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突出《会计研究》和英文版《中国会计研究》选题的前沿性与创新性,充分发挥学术期刊在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方面的阵地作用。持续拓宽优质稿源、优化编审工作流程、完善审稿制度标准,不断提高《会计研究》和英文版《中国会计研究》的办刊水平和学术影响。
二、主要任务
坚持和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做到“六个必须坚持”,确保理论研究、平台搭建、智库建设、人才培养和期刊建设等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一)建好自主理论体系。
1.探索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系统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所具备的业务活动特征,总结规律性认识、提炼标识性概念、突出标志性成果;辩证吸收国外有益成果,强化中国自主会计知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以会计本质、会计目标、会计职能等为核心的会计、财务与审计理论体系,引导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推动财会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更好发挥作用。
2.着力推动重点问题理论攻关,系统开展有组织的学术研究活动。围绕会计与国家治理、会计与宏观经济运行、会计与财政金融政策等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深化会计基础理论研究,推出底蕴深厚、辉映时代的会计基础理论;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全国专家学者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包括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会计问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计应用理论研究,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
3.建立健全重点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切实做好理论研究的组织管理工作。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选题规划,建立健全公开征集意见机制、联合选题机制,拓宽选题来源,提升选题的科学性、代表性。健全和完善科研课题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结项评审等制度规范,进一步做好团队组建、调研考察、专题研讨、引智借力、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组织管理工作。
4.持续完善研究成果的甄选使用机制,有效促进学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根据理论研究、实务研究、政策研究等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结合学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探索构建对课题报告、会议成果、投稿论文等研究成果进行分类评价的遴选、转化和应用体系,并对重要的系列成果进行专文呈报和定向推送,持续加强学术成果对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指导作用。
(二)建好学术交流平台。
5.举办一流学术年会,打造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通过科学确定主题、邀请顶级专家、征集前沿成果等措施,将“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年会”打造成为全国会计界最具权威性的学术活动品牌。加强对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的谋划指导,强化特色,突出实效,确保取得预期效果。
6.推进一流学术合作,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深化与国际会计界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会计学术机构的交流,逐步推进人员互访、信息互通、成果互惠的合作模式。优化与港澳台地区院校及学术机构的合作机制,联合有关单位组织举办高水平学术活动。组织专家学者定期翻译境外最新研究成果,传递前沿学术动态,提高境内学者的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协作能力。
7.提供一流学术服务,增强凝心聚力效果。进一步改进高端培训工作,结合会计法规制度实施、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提升需要,积极组织学会会员、有关单位会计骨干人员开展交流研讨、公益科普等服务活动。进一步优化信息服务载体,以成果要报、观点摘编、学术动态、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平台为学会会员和有关会计人员提供多样化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服务。
(三)建好新型会计智库。
8.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智库人才发现机制。围绕新型智库建设需要,结合财政中心工作和会计改革与发展实践,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学会会员和有关专家,综合考虑课题立项、学术成果、教学质量等定量指标,以及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学术资源等定性指标,建立更具灵活性、效率性和可持续性的选才机制,充分发挥智库人才的优势与专长。
9.逐步形成符合学会实际的的智库运行机制。构建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智库工作评价机制,动态调整、持续优化智库人才的配置与结构。构建将党政部门、主管机关与相关专家紧密联系的双向沟通机制,保证智库产品供求信息的及时对接。构建以项目制为导向的智库管理体制,组建项目团队承担有关单位组织的政府采购、项目招标、直接委托、课题合作等任务。构建会计法规制度的宣传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普法宣讲、政策解读和专业科普,为有关单位和人员贯彻实施最新的法规制度提供专业服务。
10.积极稳妥推出形式多样的智库产品。逐步打通咨政建言与课题研究、交流研讨、人才项目、期刊出版等工作的联系,定期回顾总结研究成果,适时推出适应宏微观管理需要的智库产品。探索编发《成果要报》《观点摘编》等咨政建言材料、开拓向主管机关呈报成果的渠道,积极服务财政会计工作。
(四)建好优秀人才队伍。
11.深入抓好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实施。进一步完善会计名家培养工程的选拔、培养和结项考核工作方案,着力培养和造就约15名造诣精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杰出会计理论工作者,总结和提炼一系列具有原创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成果,推动会计理论和实践创新,充分发挥会计名家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高端引领作用。
12.切实做好高层次财会人才(中青学术班)选拔培养。根据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认真做好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中青年人才培养-学术班)的选拔培养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符合会计教育改革要求、贴近会计实务工作的会计教学科研人才,推动会计教改创新,加快会计理论研究和学术成果转化,实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发展。
13.探索构建会员分级分类管理服务机制。完善会员管理和服务模式,构建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分级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包括诚信状况、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社会贡献等多个维度的会计学术人才综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会计人才评价对不同层次会员吸收、培养、晋级的导向作用。强化会员服务意识、加大会员服务力度,丰富会员服务内容,探索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员分别搭建学习、交流、展示平台的运行机制,打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会员与学会承担的人才项目、分支机构工作之间的连接渠道,促进会员成长进步。加大青年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和培养青年会员。
14.充分发挥“杨纪琬奖学金”奖优助学作用。修改完善“杨纪琬奖学金”管理办法及评选规则。组织3次奖优助学活动,鼓励年轻学者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会计学家科学严谨的治学理念和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为优秀学术新人脱颖而出营造良好氛围。
(五)建好一流学术阵地。
15.持续优化办好两本期刊,引领会计前沿理论研究。加强《会计研究》和英文版《中国会计研究》选题的针对性和前沿性,提升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地位,引领会计学术发展方向,打造理论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的新高地。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聚焦会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基本方针,采取自由投稿、特别约稿、专题征稿、论文辅导会等多种方式,持续拓宽优质稿源,提升稿件质量,引导会计学术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16.建设编审发全过程数字化平台,全面完善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不断升级完善投审稿系统,推动编审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和数据化,持续提高工作效率,以规范、高效、优质的编审工作提升期刊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同时,充分利用学会主页、微信公众号、会员电子刊物等其他数字化平台,持续发布、推介和宣传研究成果,贯通编审发全过程,全面完善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三、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机制。
加强和改进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确保学术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学会秘书处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会运行机制,规范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有关工作,畅通会员提出诉求、表达意愿、参与管理的渠道,落实民主决策、加强内部监督。优化中国会计学会分支机构设置和管理相关制度,加强中国会计学会与全国性专业会计学会、地方会计学会的工作联系和交流合作,推动形成点面结合、条块协调的合作关系和工作体系。
(二)完善资源保障机制。
强化九届理事会有关机构和部门的主体责任,用好国家政策、借力社会资源、加强社会合作,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及其所在单位作用,建立综合筹集人、财、物资源的制度机制。加强学会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应用,将数字化作为开展工作、服务会员的有效手段,建立更加完备的信息资料库,为会员和广大会计人员提供更为便捷的数字化服务。
(三)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贯彻落实发展规划的评价考核体系,从实施进度和实施质量两个维度,对主要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建立健全督促规划实施的长效机制,编发规划实施情况简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分支机构和单位会员年度工作的考核范围。根据发展规划的落实情况,动态优化实施方案、改进实施手段,确保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