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学校老师习惯性地问:“有没有问题?”我们一定回答:“没有”,或者默不做声。因为如果回答说“有问题”,或
更“恐怖”的是,我们从事了会计职业——这个让外界看上去沉闷、内向、低头算数、不善言辞的职业。其实,沟通一直是会计专业胜任能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会计岂是“无声族”?“会计”一词最早出于《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纲鉴易知录》亦有记载:“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召集全国的诸侯,在绍兴的会稽山(原来称茅山),召开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会计审计工作大会。考评九州诸侯的业绩,加爵计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绩效考核,提拔干部。
这是关于中国会计的最早史实,也是世界会计文明的源头。会稽的“会”,指综合算之;稽,指审计监督。
大
早在大
要是哪位意见正确,大禹便及时采纳,改良议事。——这不正是具有特殊目的的“沟通”吗?《战国策》载冯谖为“
美国沟通学家罗恩·赫伯特在《工作的问题》一书中写到:“与人交谈的正确方法是:“在对方身上找出一些你喜欢的事物,讨论一些他能赞同的事情,当两人对某件事物的认知性趋同,亲和力与沟通就会提高,而彼此的了解也就增加了。”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那些成功的人士通常都具有高度的沟通能力,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生命力,达到你想要的成功,“沟通”绝对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
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更是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一种润滑剂,一种消除歧义、增进效率的艺术,一种贯穿职业生涯、时时照亮生命的“活载体”。
尊敬的同仁,你是否曾在出席某次演讲活动中,由衷地赞美演讲者台风优雅、沟通力十足呢?你是否曾在某个音乐会中对于声乐家的美妙歌声陶醉不已呢?或是在看完某部电影之后,赞叹演员精湛细腻的演出呢?甚至被一幅画而深深吸引呢?这一切具生命力且高品质的沟通,我们称之为艺术。艺术不是象牙塔内沉闷的东西,艺术也不像权威人士所宣称的复杂难懂,当你我学会了“沟通”,我们都可以成为生活的艺术家。
虽然注册会计师和律师都是市场经济的“姊妹花”,但注册会计师显然更“辛苦”,尤其是在沟通上,律师的嘴显然更“锋利”。
注册会计师的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除了维护委托人的利益外,还包括潜在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律师则不然,其服务具有私人物品性质,肩上没有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独立于客户之外,“食君之禄,我行我素”;律师却完全是站在客户立场,“食君之禄,分君之忧”。
律师为诉讼而准备的大小文件,统称“律师材料”(attorneyproduct),权作备忘,无须向任何人披露。在注册会计师这里,叫“工作底稿”(workingpaper),注册会计师拥有其产权,未经客户或相关法规许可,不得向外披露。“律师材料”仅限于诉讼,似乎更是为了保护律师,而“工作底稿”侧重于保守客户的秘密,作为支持审计意见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在第一线工作,很像是进行产品取样,一旦样本选择偏差,就意味着出现一项重大错报。
律师主要基于注册会计师的取样表达观点,观点一般说来无所谓对错。
至于职业判断,律师是单兵作战,一人做主,能断则断。而注册会计师是团队作业,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例如,辛普森案中,检察官说是捡到了凶手作案时用过的手套,审案时让辛普森当庭戴上手套,没想到手套太紧。辛普森的律师灵机一动,喊出“手套太紧,被告无罪”。
陪审团最终也没有弄明白有关法律,但律师即兴发挥,创造出来的警句式的短语却潜移默化地打动了他们。
律师往往大处着眼,在文字上狠下功夫,什么“诚实信用”啦,什么“勤勉尽责”啦,做足文章。辛普森一案,本来是辩论辛普森是否杀妻,辛普森的律师却大谈林肯、黑奴等问题。律师告诉陪审团,你们的裁定关系到美国宪法,关系到美国的警察,关系到美国的警察能否凌驾于法律之上。律师可谓舌底翻花,判决结果:辛普森无罪。注册会计师通常从小处入手,依靠数据说话而不是靠嘴,数字是冷冰冰的,数字不能跳舞。
律师的工作之一就是说服,说服形形色色的人。这就需要察言观色,有时甚至是投其所好。都说法律至高无上,但法律再高也高不过人的虚荣心。注册会计师讲求客观公正,沟通的目的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全然不是“投其所好”。
经由律师与注册会计师这么一比,显得注册会计师职业似乎过苛,其实不然。专业的性质决定了注册会计师寡于言,敏于行,不逾矩。我忘不了泰戈尔的一句话,总感觉这句话“专属”注册会计师——“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专注地谦逊地垂着绿荫的”。如果说“果实”是客户,“花”是律师,那么注册会计师就是“叶”。让律师去“花枝招展”吧,我们该打点行装,上路了。
注册会计师与文学是两种思维。注册会计师多抽象思维,“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等,持怀疑,重逻辑。文学讲究的是“下笔如有神”,重情节,轻逻辑。
文学是沟通人际关系的管道,尤其是在跨越文化领域。比如,引用一句莎士比亚的台词,世界各地的人都心领神会,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莎士比亚说过,“好是最好的敌人”。
这句话对外国客户比较奏效。此话对应的中文可以是,“凡事不能求全”、“知足常乐”。
简洁是机智的灵魂。书面语言离不开机智,而机智需要简洁。语言的简洁有时取决于标点符号的运用。最简单的规则就是多用句号,少用逗号,最忌一逗到底。中国古文属“电报体”,有时行行句号。比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语言是思想的翅膀。《围城》中国立大学的高松年校长便是语言大师,跟军事教官闲谈,说一两个“他妈的!”引得教官惊喜连连,刮目相看。沟通的门径由此可窥堂奥。
许多注册会计师或会计人出身、后来取得惊世成功的“大人物”,均长于沟通。
皮尔·卡丹:1922年生于威尼斯,家境清贫。2岁那年,他随全家迁回法国。14岁到裁缝店当学徒。
二次大战期间,他在维希市的法国红十字会任会计。二战后在巴黎,卡丹先后在法国著名的时装店Paqin、Schaparelli等处工作。1950年,在创造欲的驱使下,他开始独立创业。
菲尔·奈特(PhilKnight):Nike创始人,前任CEO。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学习会计专业。1962年开设蓝带体育(BlueRibbonSports)公司,代理日本Tiger运动鞋(现在名为Asics)产品。在创业的最初几年,奈特继续干着他的日常职业。起初,在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担任注册会计师,后来到波特兰州立大学当会
何厚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
1955年3月出生于澳门。1981年获加拿大特许核数师、注册会计师资格。1982年回到香港,在毕马域会计师楼任核数师。
他们的成功可能基于很多因素,但无一例外的共通之处是:沟通无碍。由是观之,沟通是一种核动力。
最后,与你分享美国沟通学家罗恩·赫伯特先生的一段话:“一个无法沟通的人,与死去无异。一个能沟通的人,就有生命力。一个人的生命力跟他能沟通的能力成正比。”你以为然否?
(此文系张连起最新出版《沟通核动力》的自序,该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来源:中国会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