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达五
《中国会计学会科研规划》(1987--1990)已由学会秘书处制订,现在我就制订科研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以及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做些说明。
一、指导思想
我国的会计科学研究工作,应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为指导,积极、主动地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为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财会工作改革的现实服务。在会计科学研究工作中,要正确处理研究理论问题和研究实际问题的关系,正确处理研究历史问题和研究现实问题的关系,正确处理总结国内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的关系,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努力做到使会计科学能够从丰富的实践中不断吸取营养,从借鉴历史的和外国的经验中得到充实和发展,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在会计科学研究中,还应完整地、准确地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决实行学术自由、写作自由、讨论自由、批评和反批评自由,积极支持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互相磋商,鼓励不同观点、不同风格论著的发表,广泛开展书刊评论。
我国会计科学研究的总目标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际、服务实际的精神,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会计理论。从对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会计学是有关会计工作规律的知识体系的认识出发,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含义以及这个体系的基本要求,在《规划》中都作了明确的阐述。
经济活动的核心是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理论、方法的建立,要以讲求经济效益为中心,并体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特点。
开展会计科学研究要组织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通力合作,科学分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要争取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并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制订《规划》的主要根据是两个方面:一是对我国会计科学研究现状的分析,二是对会计工作和会计科学今后发展趋势的展望。
二、现状分析
本会成立以后,在第一、二两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学会秘书处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我国的会计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特别是自1985年5月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以来,我们按照会议确定的“改革、创新、开拓、前进”的主题,以及谢明同志关于“财务会计工作应该突破传统作法,会计理论研究应该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的讲话精神,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重点课题的研讨,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也应看到,随着现代经济管理实践和经济管理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即将开始的政治体制改革,我国会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科学的论证,而会计科研工作则显得不很适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会计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从而使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一方面难以进一步深入,男一方面研究成果得不到落实,理论不能很好地起指导实践的作用。比如这几年,通过讨论,我国会计界对会计的本质、职能、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有了突破,从观念上转变人们对会计的偏见和误解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在研讨过程中结合会计实践(历史的、现实的)不够,进展到目前阶段进一步深入讨论就比较困难了。原因:不面对会计实践,观点和概念上的分歧就很难取得统一;不通过实践,新的理论和认识很难为人们接受;不总结实践经验,已有的理性认识难以深化和提高。在关于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尽管人们在一些会计基本概念上有很大的分歧,但深入到具体问题,分歧好像又不存在了;比如不同流派设计出的会计工作模式和学科体系以及编写出的教科书几乎是一样的。这种情况产生的根源仍在于理论研究脱离工作实际,理论概念不能准确地反映业务实践。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就是走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
第二、会计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实务性、技术性比较强,就总体而言,它是由理论和方法两部分组成。在长期的会计科学研究中,确实存在着重方法轻理论的倾向,这几年情况有了变化,人们对会计理论的研究有所重视,但在研究层次上仍然存在着不够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对会计业务理论研究注意不够。会计理论研究应当包括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会计业务理论研究两部分,或者说应当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两个层次;前者主要解决如何正确地认识会计工作和如何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的问题,后者指的是处理会计业务时应当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解决的是会计工作如何做的问题。会计业务理论的研究在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起着中介作用,通过对业务理论的研究可以使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会计实践联系的更加紧密,新的理论概念更易于在实践中落实。过去对这个层次的问题研究不够,今后需要加强。
第三、会计理论研究的视野还不够开阔,就会计论会计的倾向还没有彻底改变,而且主要是用原有的概念、范畴来说明,研究工作囿于现成的体系之中。比如,这些年对财务管理问题的研究,相对而言重视不够,对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市场机制下出现的新问题,诸如集资、投资决策问题,货币时间价值和投资风险价值在我国财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问题,日常的资金调度、分配使用的管理问题,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和企业财务关系的影响问题,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问题,财务成果的计量、考核及其分配中的有关问题,横向经济联合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涉外企业(包括对外投资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宏观财务与企业财务关系问题等等,没有花大力量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尽管从理论上讲财务与会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理论上如何说明两者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但是在微观经济中,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工作是很难划分清楚的。研究会计问题不联系财务问题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过来研究财务管理问题如果脱离开会计研究工作也很难进行。宏观领域中的财务问题,实际上是财政问题,应当属于财政问题的研究范畴之列,微观领域的财务问题则应当与会计问题同步进行研究。
第四、对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有不足之处,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比如在广度方面,对理财问题、会计分析问题、宏观会计问题、非盈利组织的会计问题,以及一些新的会计领域如物价变动会计、租赁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责任会计、国际会计、未来会计等研究不够,对苏联、东欧国家的会计准则更少涉及;在深度方面则表现在一般性介绍和简单对比、套用居多,而深入分析其背景条件、如何结合我国情况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显得不足。此外,对国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变化情况缺乏系统的分析,研究工作中的随机性很大,偶然因素很多,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牲。
第五、在研究成果方面,已出版的会计书刊,普及性读物和各类教材中内容雷同化、重复写作的现象有所好转,但仍比较严重,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会计学术水平的提高。
第六、会计科研工作计划性不够强,科研力量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科研内容与业务部门特别是行政领导部门的工作布置配合的不够紧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还不够广泛、及时。
三、发展趋势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会计理论与方法应当以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为主要依据。根据当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变化,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当代经济管理实践从空间上一般分为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三个层次,从时间上一般分为事前的预测决策管理、事中的协调控制管理、事后的分析考评和信息反馈管理三个过程。与此相适应,当代会计也出现了与上述三个层次、三个过程相配合的实践活动,即会计工作从传统的微观管理领域向中观管理和宏观管理领域渗透,由履行事后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向履行事中的协调控制和事前的预测决策职能方向转化。会计研究工作的视野也应随着会计实践的上述变化作相应的转变。
第二、会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非常密切。随着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情况相当普遍,一批互相利用研究成果的边缘学科正在兴起;会计学也在吸收和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内容,并逐步向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因此会计研究工作必须从与有关学科的广泛联系中找出路,主动、积极地向其他学科靠拢,这样会计科研工作才能深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加强。
第三、在当前国内外的会计研究中,人们重视了会计与社会环境联系的研究,既重视不同社会环境下会计共性的研究,也重视特定社会环境下会计特性的研究。一般说来,处理会计业务的技术方法部分共性大于特性,不同国家的会计可以在这方面互相借鉴,而指导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政策以及处理会计事项所依据的财政、税收、金融、财务等制度则存在很大差别,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经营管理方式,对会计工作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今后看,社会环境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会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政策化和法制化是当今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因此应当注意研究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经济管理体制、经营管理方式、法律体系、道德观念与会计工作的关系,积极开展会计政策和比较会计的研究。
第四、当今经济管理工作发展的一种明显趋势是人们十分重视信息的利用和管理,十分重视信息处理的模式化和规范化,数学方法和信息处理的现代技术和设备在管理实践中应用的相当广泛。在会计实践中也存在着同样情况。我们应当密切注视这方面的变化,积极探讨其对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影响。
第五、我国会计工作正面临着从为集中计划管理体制下的产品经济服务向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服务的方向转化,这种变化深刻地冲击着传统的会计模式。会计改革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系统研究势在必行。会计改革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组织各种力量从各个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我国未来会计的基本模式作广泛深入的探讨,这个模式要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第六、在会计科研活动中,综合应用多种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要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实务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典型研究方法,同时还要十分重视作为科学方法论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应用。
总之,会计学的发展取决于会计实践的发展以及会计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当今会计实践发展的总趋势是:向管理领域的广度、深度渗透,与其他各种管理工作联系的更加紧密,现代信息处理和利用技术应用的更加广泛,会计信息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可以说会计工作正处于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必将导致会计理论与方法产生质的变化。
这次提交大会审议的科研规划就是在上述指导思想指导下,通过对我国会计科研工作现状的分析,考虑到当今经济管理和会计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制订的。规划中确定的重点研究课题是以《会计研究》上发表的讨论稿为基础,在结构、内容和数量上根据读者意见作了少许调整。主要变动有:①结构上根据课题内容进行了分类,即分为会计改革的研究、企业财务管理改革的研究、会计原则及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会计教育改革的研究、会计电算化的研究、会计史的研究、国外会计研究七大类;②在内容上突出了会计改革的研究,增加了财务问题的研究,加强了与经济体制改革、经营方式变化关系的研究,强调对新的会计业务问题的研究;③数量由52个削减为50个。
四、实施措施
保证科研规划落实的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科研规划中提出的措施有以下几项:
1.采取“课题分类、单位承包、统一安排、自由协作”的方式,将50个课题分别落实到各学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希望通过分工把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使每个课题都能有单位负责进行研究,做到课题不漏、研究力量不漏。
2.建立各种专题研究小组,广泛开展各种专题性研究活动。今后会计学会一揽子大会可以少开,而多开一些小规模的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各地区、各部门会计学会也可以建立各种专题研究小组,全国性、地区性和部分会计学会专题研究小组还可以积极开展横向联合,共同研究、讨论某些专题。会计学会也有个如何搞活的问题,活要活在学术研究上,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使各种专题研究小组的活动活跃起来,为此规划提出在本会下面建立(或完善)七个专题研究组,负责组织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前述七类问题的研究。
3.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抓好会计书籍和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规划中提出了成立《现代中国会计丛书编辑委员会》,负责编辑、出版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反映我国会计科研成果、有较高水平的会计专著。同时要进一步改进学会刊物的编辑工作,积极为本规划研究成果的发表提供园地。
4.规划中有关资料工作、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发现和培养会计科研人才都作了一些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