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管学院l00084)
由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承办的2009年会计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5月16一l7日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议共收到应征论文31篇,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
会议评选出赵莹、郭有的《财务报告信息的稳健性、盈余漂移与市场效率》为会议最佳论文,薛爽、徐浩萍和施海娜的《公允价值的运用与应计利润功能一一基于中国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研究》和徐华新、王少飞和孙铮的《企业过度投资与会计稳健性》为会议优秀论文,并由中国会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一、公允价值:金融危机下的理论思考
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与历史成本相对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公允价值计量观念逐步引入会计,并于90年代开始在美国等匡家会计准则及国际会计准则中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人们前所未有地重视作为经济决策重要依据的会计信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备受指责的同时受到了挑战。
首先,部分学者从规范的角度探讨了公允价值的内涵以及在目前会计准则体系中所面临的问题。盖地和梁淑红认为,公允价值的价值内涵是一种基于新古典经济学价格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讲的交换价值,由人们的效用价值来决定。金融危机之时,人们对建立在短期市场均衡理论之上的市场价格公允价值计量提出质疑,企图通过修订对活跃市场的定义来完善公允价值的市场价格计量模式,但是在实现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苦苦追求的同时却不断地背离所追求的目标,因此公允价值的实现过程是一种理想会计追求的悖论。任世驰和陈炳辉也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当前会计准则体系下运用的冲突,他们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计量问题而正式提出的,但其产生的真正根源是物价变动对会计计量的持续冲击。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它与按“目标导向”的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是全方位冲突、矛盾的。构建于信息系统论和历史成本原则之上的当代会计理论,本身是一个混乱、矛盾的体系,与公允价值会计着眼于真实反映的思想格格不入。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因此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
其次,当公允价值会计因金融危机而备受指责时,也有很多学者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李洁慧认为,公允值计量对金融危机只是起到一个放大的作用,而并非金融危机的根源。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的失败,过度的短期化行为以及金融机构内部和管理层与股东之间问责制缺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公允价值不仅是计量金融工具的唯一可行方法,更提高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含量,应完善基于金融稳定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发挥会计的风险揭示功能,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盖地和杜静然则认为,不确定环境是公允价值产生的客观条件,完全信息理论是公允价值发展的理论基础,并不是公允价值本身存在问题导致其对美国金融危机起到推波助澜作用,而是对公允价值的估价不准确引起了金融机构等各方对形势产生了误判。因此,对公允价值会计来说,金融危机为其完善带来机遇。李玉菊也认为不应当否定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当在坚持公允价值应用前提下,充分兼顾会计稳健性。她认为公允价值应当反映资产或负债的真实价值,并提出在存在非理性因素的情况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可按其会计期间的平均市场价格确定;并且还认为应当将企业收益区分为可控收益和不可控收益,并将可控收益分为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将已实现的可控收益作为利润,将未实现的可控收益和不可控收益作为全面收益,并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未实现的可控收益列入全面收益表。
再次,还有学者重点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的建议和启示。林建秀认为,对公允价值可靠性认识不足是基于可验证性角度,针对的是公允价值计量的第三层次。由于所依赖的市场模型过于理想化,公允价值在多数情况下难以达到如实反映。公允价值更具相关性的判断主要是建立在信息及时性的规范层面的推论,而在经验领域,公允价值的相关性问题仍有待验证。李芳针就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存在的争议和疑虑,利用会计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公允价值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了评价可靠性的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提出了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想法和建议。毕茜和甘熠则认为,作为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基础的市场价格,它有多样的可比性,混淆、无视这些计量可比性的差异是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他们根据市场价格共识形成理论,提出会计计量的新思路和方法,改进财务信息的披露,以适应资本市场的发展,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赵鹏飞也认为,对公允价值波动的处理要兼顾稳健性原则,并完善披露制度,这样有助于解决当今公允价值所面临的挑战。张嘉兴和李吴则论述了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事件以及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金融危机背景下风险管理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启示。
二、公允价值与经济后果: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我国于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探索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在1998年6月颁布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首次引人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以及如何使公允价值融入到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严密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之中,而又不对其造成太大的冲击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郭道扬,2006)。2001年1月财政部修改的《债务重组》准则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取消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直到
首先,部分学者讨论了公允价值及新会计准则实施是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胡旭微、杨隽萍和薛卫孝以我国A股市场2007年年报披露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研究发现,在我国A股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公允价值信息比历史成本信息更具有信息含量。方军雄以
其次,部分学者基于具体行业和具体科目讨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孙青霞和韩传模以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效果。他们对其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企业营业利润的比例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银行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差异最小;保险业差异很大;证券期货业差异最大。薛爽、徐浩萍和施海娜则通过考察我国新准则下应计利润功能的变化来评价公允价值对会计盈余的影响。他们以2006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发现新准则下各期经营性现金流对应计利润的解释能力显著下降,应计利润与上期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与本期现金流之问的负相关关系都有所减弱,但与下期现金流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对之的预测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收益的确认更加及时和充分。鉴于新准则对会计盈余、特别是应计利润的系统性影响主要来自于公允价值的运用,这些证据表明实施公允价值能够增强应计利润确认经济收益功能,但会削弱其降低现金流噪音功能。
三、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
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等一直是会计理论界的研究热点。Basu(1997)认为,盈余稳健性是指财务报告中会计师要求盈余对确认好消息比坏消息有更高的可证实性程度的倾向,Watts(2003)则认为盈余稳健性是对会计利得和损失要求不同的可证实性,从而导致对净资产的低估。部分学者认为,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采纳了资产负债观的制定理念,扩大了公允价值的运用,弱化了稳健性原则的影响。那么,我国财务报告会计盈余是否具有稳健性特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稳健性有何影响?盈余质量、盈余管理和盈余稳健性存在怎样的内在关系?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经验检验。
首先,部分学者检验了我国财务报告盈余的稳健性特征以及新会计准则对报告盈余稳健性的影响。肖成民和吕长江认为,以往文献主要使用财务年度(即公历年度)盈余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由于财务年度盈余通常也是诸多契约的核心参数,很容易受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的影响,因此相关研究无法有效分离利润操纵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季度盈余进行汇总,得到财务年度盈余及其他三种受利润操纵行为影响较弱的年度盈余。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年度盈余和其他三种年度盈余信息都表现出了稳健性特征。他们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报告盈余具有实质意义上的稳健性,利润操纵行为不是造成会计盈余稳健性的根本原因。刘嫦和杨兴全则以我国2004—2006年间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取了Ball和Shivakumar(2005)的权责发生制模型检验了市场化进程、二权分离程度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基本具备了稳健性特征,控股股东的二权分离程度对公司会计稳健性产生了影响,而且这一影响程度视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和控股股东性质而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指数会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程度产生影响。张馨艺和朱松则实证考察了新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财务报告稳健性的变化。他们认为,新企业会计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计量体系,加入了更多不确定性计量属性以及管理层判断,对财务报告质量和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信息能够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价值,公允价值的运用会降低企业价值“低估”的程度,降低由于稳健性造成的估计误差。他们的研究发现,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新会计准则在实施后,财务报告的稳健程度降低,而这种稳健性水平的下降并非盈余管理所致。
其次,部分学者探讨了盈余稳健性、盈余管理和盈余质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经验研究中,盈余管理程度、会计盈余的稳健性、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以及会计盈余的可预测性等指标通常被用作盈余质量的操作变量。邱月华和曲晓辉考察了2001年之后上市公司会计盈余所具有的稳健性特征究竟是代表较高盈余质量的真正的盈余稳健性,还是只是向下盈余管理行为所带来的盈余稳健性的表象。研究发现,由于受“洗大澡”的盈余管理行为噪音的影响,2001年之后上市公司总体表现出的盈余稳健性特征并不是代表较高盈余质量的真正的盈余稳健性。研究结论表明,在我国ST制度等特殊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洗大澡”的盈余管理行为将影响对上市公司盈余稳健性结果的测定,单纯以盈余稳健性的强弱作为衡量上市公司盈余质量高低的标准未必可行。毛新述则以l994—2007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分析了盈余稳健性和盈余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检验了我国会计准则的执行质量。研究得出,扣除操控性应计利润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稳健性同会计制度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程度仍紧密相关。并且,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总体而言,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
再次,还有很多学者从其他角度对盈余稳健性进行了探讨。王鹏、张俊瑞和赵丽荣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会计稳健性。稳健性作为一种解决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的代理问题的有效机制,有助于公司提高治理水平。而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也造成了对稳健性会计需求的不同。他们从因果关系的视角出发,对已有关于公司治理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现有研究的进度以及存在的局限性,能够为未来会计稳健性同公司治理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赵莹、郭有则探讨了财务报告信息、盈余漂移与市场效率的关系。他们的研究发现盈余漂移异象的盈余持续性假说并不成立,市场投资者没有忽略而是高估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信息。这很可能是由于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的保守性心理偏差使然,导致投资者更加看重过去的会计信息,而“保守”看待当前的会计信息。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由于市场在短期内不能区分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这降低了当前未预期盈余以及伴随当前未预期盈余产生的信息不确定程度,减少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而市场在长期内不能识别无条件稳健性对未预期盈余的直接影响,这加大了当前未预期盈余以及伴随当前未预期盈余产生的信息不确定程度,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补偿。他们的结论支持了盈余漂移异象的风险补偿假说。夏冬林和朱松则试图从会计信息稳健性角度解释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反应,发现会计稳健性与股改实施复牌前后不同长度时间窗口的市场累计超额收益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会计信息越稳健,累计超额收益越高,投资者财富增加越多。反之,会计信息越激进,市场反映越差。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会计报告越稳健,市场超额收益越高。徐华新、王少飞和孙铮则从会计信息有效契约观角度,分析了企业过度投资对会计政策稳健性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企业面临过度投资时,外部利益相关者会通过增加会计稳健性的需求提高公司治理效力,减少内部经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然而这种治理机制在国有企业却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还结合外部制度环境分析发现,在较差的外部制度环境中,通过刚性的约束机制实施治理的成本很高,当企业面临过度投资时,稳健的会计就会作为一种有效的内部自我约束机制的隐性契约,成为替代外部治理机制的最优选择。
四、未来展望
Ross L Watts在主题报告中重点指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价方法使得原始抵押债券和次级证券的价值被高估,证券产品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的因素为经理人员不断发放低质量的抵押债券和证券以及滞后确认损失提供了可能,所以说公允价值在次债危机中起到了一种支持性作用。财务报告的初衷并不是用来公司估值,过大的操作空间会导致财务报告出现误导,有效的报告准则应该能够预期到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财务报告的演进预示着稳健主义的进一步加强。Ball等(2005)也认为,及时确认损失的稳健性的应用能提高财务报表总体上的有用性,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和债务协议方面。由此可见,如何充分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有效地预防管理层用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盈余管理的工具,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确保可验证性以兼顾稳健性,最终改进会计信息质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这不但是我们所有会计理论工作者的期待,而且是我们不断努力的目标和方向。